九至十日 防患未然

6.9~10《農五月‧十五至十六》
【靜思小語】災難無法預知,最重要的是預防人心不斷造業。
善念的力量
連續兩日早會,上人談及極端氣候致令災難偏多,人心不調也釀造許多人禍,「災難無法預知,最重要的是預防人心,避免因為貪、瞋、癡不斷造業。改往修來,莫貪求無度;生命有限,要用心體會道理。禍福皆由人所造,盼人人有愛而相互關懷,拔苦予樂,締造溫馨安樂的人間。」
斯里蘭卡五月間接連受到熱帶風暴及莫拉氣旋重創,多達十五個省分、逾六十萬居民房屋塌損,傳出有五萬三千多人感染登革熱。
南非西開普省近期遭逢暴風雨襲擊,摧毀數百棟屋宅,路斷樹倒;位於同一省區的克尼斯納鎮則在同時飽受山林大火之苦,狂風助長火勢,迅速蔓延,難以控制,上萬人撤離家園,數百間民房及山林被燒燬。
「但願有災情的地方,都能得到愛的力量及時投入去付出。」上人說,放眼天下,苦難偏多,需要人人更積極關心幫助。只要起一個念頭,付出力量,自身就是菩薩,能夠造福人間。
上人期待,用愛的能量去淨化人心、啟發愛心,將心靈導向善的方向,「心念平和而虔誠,祈求天下平安,是一股無形的力量。」
師者父母心
六月十日,花蓮慈大附中畢業典禮;臺南慈中亦在今日舉辦畢業典禮,透過連線將畫面傳回花蓮,並同步聆聽上人對畢業同學們的開示與嘉勉。
上人稱許師生們行儀整齊,使全場充滿道氣。「父母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而國家社會的希望就在人才,在這個愛的循環當中,教育所擔負的責任之重大。師長以父母心來疼惜學生,相信在孩子的身上能看到未來的希望。」
幼稚園周艾俐老師,是慈中第一屆畢業生,如今學成並回歸志業體服務。上人表示,慈濟完全化的教育志業,從幼兒園一路到大學,猶如呵護幼苗,栽培使之成為小樹而大樹。
在慈濟教育的環境中,孩子們不只學會課本的知識,也學會「愛」,如國小部六年級同學發起「小王子認養行動」,為約旦的難民病童募集醫療費用。「他們以同理心發揮大愛,捐出竹筒助人,不分年齡,都有一分共同的大愛。有同理心的孩子,一定懂得孝順;孝順的孩子,必然會負責任,這是國家社會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