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世界
撰文‧林美容(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我們無法脫離有情世界,
卻可以細細思惟、觀照情路上的足跡心印,
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情緣,諸多的執取,種種的陷溺,
或可稍稍想像解脫自在的路向,究在何方。
人們從出生到死亡,一直在情感的世界裏經歷自身的存在。有俗稱三無女人── 無父母、無夫、無子女;我尚有老母在堂,近年也毫無「無」的欠缺感,還自覺子孫滿堂。因為兄弟姊妹多,第三代在這幾年接二連三的誕生,叫我姑婆、姨婆的人,逐漸增加。
近日打電話回家,跟老母請安,大弟一位剛牙牙學語的孫女也來講電話,姑婆、姑婆一逕地叫著,稚嫩清脆的聲音,真讓人心花朵朵開。可以想見每日被叫爺爺奶奶的,一定心都酥軟了。
老媽日常生活裏有三個「干仔孫」(曾孫) ,一個還在襁褓中;先前還想,我這寶貝老媽,心裏都揪著稚幼的「干仔孫」,恐怕不利往生,我還跟她說過要放下的話。但是像我母親這樣一輩子只有家庭的傳統婦女,恐怕這是很困難的事情。想想,她高興就好,也就不多說了。
親情在所有人類的情感關係中,應該是最自然、最溫馨的。愛情雖然甜蜜,卻也常讓人受傷。友情雖然可貴,但是老友、摯友、益友難尋。親情雖然也可能變調,親人變成冤親債主,但是大部分人仍能享受親情的溫暖。
眾生名曰有情眾生,眾生便是在一個有情世界裏,在緣生緣滅中,經歷各樣的情緣。佛陀的解脫開悟,和他對這樣的有情世界的觀察,對其本質的思惟,對情網束縛的解離之徹悟,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凡夫眾生的我輩,無法在日常生活中脫離這樣的有情世界,但卻也可以像佛陀一樣,細細思惟、觀照我們一直以來在情路上的足跡心印,不管是好的或是壞的情緣,諸多的執取,種種的陷溺,或可稍稍想像解脫自在的路向,究在何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