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日 圓滿人生

11/15《農九月‧二十七》
【靜思小語】用無私的愛圓滿每一分緣,讓人生無缺憾。
一念善,生無量
於精舍感恩堂與印尼、菲律賓、泰國、澳洲、美國、馬來西亞等六國四百二十七位慈濟人座談,上人期勉每一位都是飽滿的慈濟種子,就地成長為菩提大樹,再結出無量果實,接引、成就無量菩薩,「大愛共伴有情天,寸步鋪路護大地」。
菲律賓本土慈濟委員歐佳師姊(Olga Vendive),透過慈濟人的解說與翻譯,聽懂了上人所說的法,深受感動而參與見習、培訓,努力勸募會員,已經超過萬人。
印尼黃榮年師兄在金光集團推動員工成為慈濟會員,國內百萬會員的目標已達成,要朝「兩百萬菩薩」的目標邁進。師兄也接引集團的主管、同仁們參與志工培訓,成立合和互協組隊,承擔慈善救濟工作。
上人表示,人人心中存有一顆菩提種子,生生世世相隨,「平時相隔遙遠,但是大家透過網路視訊、大愛臺精進聞法,也能聽懂師父心靈的話語,讓這顆種子『一生無量』。」
上人期許大家照顧好會員,還要培養出人間菩薩,「一位影響一位、一人接引一人,寸寸、步步用愛連接起來,共行菩薩道;只要有心去做,就有辦法淨化人心,淨化濁氣,守護天地人間。」
聚福緣,耕福田
今年度的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共有三梯次、四場次,接續在花蓮靜思堂、臺北板橋及三重靜思堂、臺中靜思堂舉行。第一梯次首場的三百五十九位慈濟人,在今天的歲末祝福典禮中,由上人授證。
上人開示,培訓圓滿而受證,也是確認了人生方向,要邁開步伐前進。大家同在慈濟力行菩薩道,既是有福人,也是有緣人,要相互勉勵、精進修行,圓滿福與慧。
臺灣慈濟人曾經問:「師父,為什麼我們那麼愛您?」上人回答:「因為你們沒有愛我之前,我就先愛你們了。」上人引述這段對答分享,全球慈濟人即使種族不同、信仰各異,語文也需要翻譯才能溝通,但都有共同的一分愛,亦有累生累世結下的緣。
「回顧我這一生中,最無缺的就是愛,大家這麼愛我,這是過去付出了愛,所結的緣。因為這分緣,大家共聚,合和互協地朝共同的目標,開創菩薩道,鋪展出一條平坦的道路。」
上人期許人人用愛圓滿每一分緣;或許過去因無知犯錯,讓人生有缺憾,但聞法懂道理,就要把握時間修行。這分無私的愛擴得愈大,為自己的人生畫的「圓」,就能更加圓滿無缺。
七十二歲的馬來西亞顏秀玉師姊,今年家族中有十八人回花蓮受證,上人期待大家向這個家族看齊,「先修正自己的言行,達到恆圓、無缺,才能影響身邊的人;一個家庭再連接起一個家庭,成為一個大圓!」
上人鼓勵大家持續招募會員、接引菩薩,也不要輕視點點滴滴的愛心。慈濟四大志業都是在大眾的愛心挹注下開展,應社會所需而發揮良能,從臺灣擴及國際。
「成就志業,先決條件是要有人,而且人人發心。如同三十多年前決心要在花蓮籌建醫院,慈濟委員的人數就不斷增長,會員的人數也隨之增加。有會員,才有福緣;有福緣,才能耕福田。」
「竹筒歲月」在許多國家獲得不同種族、宗教的民眾認同並響應。上人說,這分愛,源自人人最清淨的本性,清淨的愛合在一起,就能成就整體的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