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花蓮強震後
我是慈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的實習醫學生,二月六日晚間,結束了一天開刀房的跟刀、照顧病人以及寫病歷做報告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上床睡覺,瞬間天搖地動,跟前幾天的零星地震非常不同,房所有的東西也應聲掉落。
拖著踉蹌腳步逃到宿舍門口,幾十秒後地震終於緩下來了;來到一樓停車場,看到許多學長和同學跟家報平安,也聽見消防車、救護車鳴笛聲,大樓倒塌的消息隨著社群網站而蔓延。
我想,接下來應該有很多需要幫助的病人吧,我回到宿舍換上醫師袍,奔向急診大樓。我和另一位住院醫師被派去做檢傷分類,將傷患依輕、中、重傷分級;以往看過的醫療劇,在我面前真實上演──頭部被砸傷、四肢被家具壓傷、甚至被天花板壓傷的傷患湧入。
身為一位醫師,即使看到災難,心有多大的激動,也要強忍著淚水,保有專業的素養,不但要撫平病人受創的心靈,也要當他們最大的靠山。
忙碌過後,看電視新聞得知,現場有許多冒著生命危險的搜救人員,以及第一時間就到現場支援的慈濟志工們。原來有那麼多人一起為這場災難付出。
感謝急診的同仁、回院支援的醫護人員們,也要感恩消防人員和慈濟志工。身為實習醫學生,我會繼續守著本分,以照顧病人為己任,守護病人的健康。
花蓮 張祐禎
一善破千災
一九九九年土耳其大地震,災後慈濟志工在街頭募款賑災,曾被民眾質疑:「為何不救臺灣,要救國外?」不久後,臺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這一震,震碎了許多人的家園,也湧出了許多救度眾生的菩薩。
隨著時間流逝,人們淡忘了這段刻苦銘心的痛,忘了我們那顆「戒慎虔誠的心」。相信任何人都不願親臨慘痛來「覺醒」自己的心。
二月六日花蓮地震發生前,證嚴上人行腳中部,就以九二一地震的歷史一再提醒:「莫健忘!」花蓮強震後翌日的志工早會,上人一句:「悲極無言,心都空了……」更道盡災難的苦不堪言。許多慈濟人「啟悲運智」,連夜運送熱食、毛毯等物資,為受災者安頓身心。
花蓮地震再次讓我們見證天地的威力、人無法勝天的事實。誰也不願再次承受這樣的悲痛,災難起於眾生共業所招致,如能時刻警惕、戒慎虔誠,「以法潤心、淨心護地」,相信一個善念也能破除千災。
新北市 李士彬
此生續來生
在大愛電視臺服務二十多年來,今年元月首次隨師十餘天,我深為感恩。
證嚴上人於桃園歲末祝福開示時提到,自己如今年老,能夠走好一段路、筆直而不偏,就要很感恩。我看著上人瘦弱的身影想著,要有怎樣的毅力和願力才能辦得到。
元月十一日,上人與大愛臺同仁座談,提及去年底行腳期間感受到的震撼與衝擊,感嘆老化的自然法則,也讚歎許多高齡環保志工的精進,於是更加提醒自己,要把身體再「挺」起來。上人話語才落下,很多同仁不自覺地也跟著坐挺一點。
在緊湊的行程中,上人沒有把時間留給自己,只願能多見一個人、多聽志工說一些話都好。元月二十三日外出一日,在臺北大同區開示結束已經下午五點了,回程又繞到臺北分會舊址與八德環保站,回到新店靜思堂,已快晚間七點。我滿是心疼與不捨,擔心上人的身體能承受嗎?但還有更多的敬佩與景仰,告訴自己要好好跟隨上人,不可以再「走偏」或是「跟丟」。
來到板橋園區那日,一進到大廳,所有角落都站滿了人;人人手拿竹筒,搖出清脆聲響,恭迎上人到來。就如《法華經‧見寶塔品》所寫,寶塔湧現,寶鈴妙音四面出香,令人無比法喜。
上人在一場場開示中說到,寶特瓶中只有PET材質才能抽紗製成毛毯,摻到其他質料,環保紗就會斷裂。
在內湖環保站參訪環保毛毯「一條龍」的製程時,看著比髮絲還細的紗抽出,大呼驚奇之外,更讓我想到,修行的路不也是一樣嗎,要質直意柔軟,心念單純不受煩惱與外境誘引,而且不只這輩子,更要生生世世恆持一念,才能成就菩提大直道。
此行,上人開設了「壽量寶藏」,是激勵大家的善巧法門,希望人人提振精神,找回初發心與熱情。我愈聽愈慚愧,眼前白髮蒼蒼的志工都是跟了上人幾十年的菩薩,他們可以正大光明地把五十歲寄放著,這面包含著篳路藍縷、用愛鋪路走的點點滴滴,有著他們的智慧結晶,化成慧命資糧,也如師徒間相約的信物。
就像《法華經》所敘述,龍女可以向佛陀獻寶珠以表證悟,我要拿什麼來存呢?我想借用桃園區志工的話,用走的來不及就要用跑的了,而且要做到最後一口氣,接到來世再繼續。
臺北 張永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