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 人間需要熱情

5/7《農三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好事多帶動、心得多分享,為冷漠人心加熱升溫。
感恩珍惜,長長久久
五月十三日將舉行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三節合一」浴佛大典,各地慈濟人用心籌備;在臺北中正紀念堂的萬人浴佛大典前一週,佛教界諸山長老、法師們,紛紛由各地前來排練,在高溫下一再練習,只為傳達莊嚴攝心的佛教禮儀,帶領社會大眾沈靜心靈、虔誠向善。
「打從內心禮敬、讚歎法師們,這幾天來,頂著大太陽用心綵排;〈勤行頌〉的鐘鼓齊鳴,是那樣韻律和諧,真的很感恩,也是非常感動!」志工早會時,上人感恩諸山長老、法師們以身行帶動社會的和與敬。
「感恩相關單位能將場地借給慈濟,成就國際性的浴佛大典;由每個人虔誠的動作與形象,以及整齊排列出的圖形,讓國際人士看得到、感受得到佛法的莊嚴。」
臺北志工早在綵排之前,就在廣場上貼了一萬多枚地標;慈誠師兄們將超過四層樓高的宇宙大覺者布幔,在中正紀念堂銅門前緩緩升起,以「敬佛如佛在」的珍惜、尊重之心,一次次演練。
上人感恩籌備團隊,由資深慈濟人帶領年輕後進,加上許多人的配合,整體合心、和氣、互愛、協力,一年接著一年成就大典。「人人都要相互感恩,若沒有彼此的幫助與陪伴,無法成就眾人之事;相互珍惜之心,也要長長久久。」
甘願付出,不求回報
第三次拜訪精舍的澳洲伊普市警官荷西(Jose Alonso),因為二○一一年布里斯本水災與慈濟結緣,前年返臺皈依,這兩天陪同擔任警職的妻子凱(Kaithe Alonso)回到精舍,並請求皈依。
上人開示:「皈依沒有特殊的儀式,最重要的是心要有正確的方向。不論有何宗教信仰,掌握正確的方向,都能歸向真理,就是無私的大愛。佛法的教育,是發自真誠,甘願付出而且不求回報,還要說感恩,因為所有需要我們服務的人,都是學習真理的道場。從事警職,護衛社會安和,要珍惜為人服務的機會,用愛付出並感恩!」
上人也肯定紐澳慈濟人已經走在菩薩道上,要吸收居住地的陽光、空氣、水,讓心中的菩提種子萌芽茁壯,還能從「一」生無量。
「把握機會對人說慈濟,讓人們有因緣接觸;聚會時相互分享心得,要多說正面的、溫馨的話語。現在的人心比較冷漠,需要我們加熱升溫;佛法在人間,大愛在人間,就是人間的熱情動能,需要有人說、有人做,才能發揮良能、帶動效應。」
同甘共苦,感同身受
聆聽基金會主管同仁報告志業會務後,上人教大家用心探討各地會務狀況,設身處地去體會志工的心態,感恩所有的志工。
「有些海外志工身處種族、語言、文化都與原生地不同的國度,要在克難的環境裏帶動居民,若處理事務、推展志業時遇到困難,只能默默承受,繼續努力去做。」
「志工們來自不同的生活背景,有不同的習氣,要合起來做事,即使『踢到鐵板』,也只能膚慰自己,還是『做就對了』。出錢出力,為了賑災早出晚歸,甚至徹夜忙碌,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每一位都是人間菩薩!我們無論站在什麼立場,都要對這群志工道感恩。」
上人有感而言,口頭上說得再多、論得再深,一旦狀況發生了,還是需要有人及時投入;所以不能只是站得遠遠地談論,要實在投入,了解人的心態,體會人的感受。
上人說,要了解、體會人的心態與感受,最好的方法就是投入相同的環境,和人一起做事;不能只站在一旁問東問西,這樣只是占了做事的時間,沒有任何幫助。全天候與志工在一起,出力時同出力,歡笑時同歡笑,才有辦法體會志工是怎麼做的,體會付出無所求的輕安歡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