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八至九日 承擔做人的責任
11.8~9《農十月‧初一至初二》
【靜思小語】把握時間,應用空間,用愛關懷人與人之間。
菩薩遊戲人間
八日,慈濟學校財團法人董事會議,上人談到菩薩遊戲人間,是以輕安自在的態度看待人間事相,不執著於名利得失,但不是以隨便的態度應付人與事;若是稍有疏忽大意,就會被名利誘惑,在自己所設的「迷網」中愈陷愈深,惹來愈來愈多煩惱。
出家修行者的生活簡單,但是心靈的收穫豐富,因為心境無限開闊,自在優游。國際間若有天災人禍,總是信己無私、信人有愛,憑著一分信念突破諸多困難,一一完成利益天地人間的善事。
「然而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人們的觀念、想法也改變了,教育環境也和以前大不相同,尊師重道的師生倫理與師生情誼已經淡化、消失,但是慈濟教育志業仍然要守成,守住當初排除萬難辦校的初衷──培育優良人才,讓未來的社會有希望。教育是大捨的志業,不計盈虧,不論要付出多少,總是要做好該做的事,四大志業皆是如此。」
慈濟科技大學從一九八九年以護專創校,將屆三十周年,上人表示,之前曾經提議設立校友會,不是為了請畢業校友捐款護持,主要是希望維繫師生情,以及歷屆畢業生對學校的認同感與歸屬感。「慈濟是覺有情的菩薩世界,再如何遊戲人間,也要建立一分真誠的大愛與長情。」
上人提到馬來西亞的慈濟大愛幼兒園就有校友會,孩子們畢業以後,對幼兒園還有一分很親切的感情,從小學到中學,年年都會回校和老師、同學們相聚,這分感情從孩子幼小時就建立,直到出社會都還是穩固不變,十分寶貴,「人生無常,不過『人之初』的清淨善心與這分情誼,我們在教育上真的要守住。」
上人期待四大志業都能善用「竹筒歲月」的精神理念,鼓勵、帶動同仁,自我祝福成為能夠救人的有福人,以實際行動帶動社會大眾行善造福。「守護好自己的一念心,人人堅定信心、有志一同,成為遊戲人間的菩薩,以純真的心遊戲人間,會很自在、很快樂。」
利樂精進不懈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云,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皆有功德。九日晨語時間,上人解說六根之功德,重在一念心收攝專注不散亂,才能在六根接觸六塵時不起雜念,發揮良能利益天地眾生。
譬如用眼睛看世間種種形相,起了喜歡、厭惡的分別心,進而有爭取或排斥的動作,就會生煩惱、造業力,世間之苦就由此起。其實境過無痕跡,是人的心念在起作用,所以佛法指出世間一切本質皆空,教人無須執著。有人認為:既然一切皆空,不如萬事放下,不要再做事了。其實尚未真正看開,說要放下只是藉詞卸責。生而為人,就要盡到做人的本分、承擔做人的責任;凡事既決定要做,就要負責到底。
上人開示:「精進菩薩大心,不懼種種難行,攝善勤修善法,利樂精進不懈;精勤勸化眾生,念念趣求道法,持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六根各具功德。」佛陀教導的菩薩法,要實際走入人群去觀察、了解種種人間事相,將法理與事相融會貫通,才能發揮力量在人間開闢大道,帶動人人共同鋪平道路。
昨晚常住集眾時,幾位師父與清修士分享至非洲、緬甸、加拿大、中國大陸參與國際論壇及關懷當地志業會務之見聞,其中,梁貴勝師兄分享慈濟人到緬甸水患受災農村發放豆種。
上人說,在臺灣這一包包的豆種並不昂貴,但是緬甸農民如獲至寶;只要風調雨順,這一包一、二十公斤的豆種,就能在農民的辛勤耕耘下,有幾千公斤的收成;待到明年元月,志工將為他們發放稻種。
上人表示,慈濟人之所以不辭辛勞,一再為他們付出,是把握時間、應用空間、用愛關懷人間,負起人間菩薩的責任,在菩薩道上用心精進。
「世間苦難偏多,我們發心救苦,要好好自我充實,攝受善法,加強自己的心力,也要勸人勤修善法。就像這次緬甸發放,若沒有這麼多慈濟人同行,只憑一個人、一雙手,抱得動幾包豆種?來自各地的慈濟志工以實際行動,感動了當地居民也來當志工。人人付出力量,也攝受了慈濟人分享的善法,這就是他們成長慧命的資糧。」
「慈濟人傳出去的法,他們受用了就得到法的精髓,如同換了新血一般脫胎換骨,再造新生。雖然環境同樣困難,但是他們的心完全打開了。法就是道糧。像做麵包一樣,即使只用一點點的酵母,就能夠發揮大用。」
上人勉眾珍惜殊勝因緣,平時用功修持,有需要時對外發揮菩薩良能,「日常讀誦經文,要了解經文意義,再對人分享,讓人也能聽得到佛法、懂得道理。我每天對大家所說的,也是我持經的心得;精舍晚間也安排常住分享,不論是談人間事,或者是討論經典,都是希望大家聞法要體解、吸收、分享,訓練自己若有機會到任何一個國家,都能與人分享『如是我聞、如是我做』,篤定踏實地對人侃侃而談。」
聞法、思考、修行、運用,每一個步驟都不離六根的作用。上人期勉人人善用六根,接觸塵境起善念、觸發善行,讓他人同感歡喜,樂於響應善行,凝聚利濟天下的大力量,這即是六根的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