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38期
2020-01-01
  證嚴上人・新年三願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線上請法籤
  志工人物誌
  慈善臺灣
  寰宇視角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38期
  好事不怕磨,善行不怕難
撰文‧潘靜涵(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海外事務室) 攝影‧黃筱哲

寮國人民普遍信仰上座部佛教,人人謙和恭敬,習慣合十問候。

助人的願力,往往伴隨耐心及耐力的磨練考驗,
風塵僕僕為寮國帶來全世界的祝福,
長路那端,我看到千百年前佛經中的場景,重現眼前。

清晨七點,臺灣發放團啟程前往桃園國際機場,搭乘班機前往泰國曼谷,轉車後再搭乘國內航班抵達烏汶(Ubon);包含轉機等待的時間,眾人抵達飯店時,黑夜已經來臨。

翌日清晨,兩個半小時車程來到泰寮邊境崇梅(Chong Mek),辦理出境泰國、入境寮國手續,漫長等待後再次搭車,於中午抵達寮國占巴薩省首府百細市,在下榻處進行會議、各國志工會聚分組練習、討論默契……

第三天清早,再次上路,約四十分鐘車程,抵達湄公河支流,再轉乘簡易人力過河船到對岸,步行至發放現場。二○一九年十一月三十日這天,終於等到可以親手遍布施的時刻。

第一線傳遞溫度

在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工作的我,日常負責關懷海外會務,有機會出國參加義診及發放活動時,往往承擔後勤的行政工作,較少走到第一線;而此次得以志工身分報名,自費自假前往寮國,與居民接觸互動。

在桃園靜思堂行前會議時,有很大的感受——無論是同仁還是志工,同樣在人群中學習扮演不同的角色,要適應不同的環境及定位,在人事物中照顧好眾生身,關懷眾生心。

入境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的寮國,當地經濟以農業為主,居民多信奉佛教,從人人雙手合十、彎腰謙卑的動作,感受到他們對信仰的虔誠。

來自六個國家地區的一百二十三位志工,分別承擔接待組、活動組、系統操作、領取物資等功能,除了在崗位上守本分,也隨時補位,全面配合。

這次發放中,我擔任「系統操作」組,為來領物資的村民完成報到。首先用手機掃描他們手上發放單的條碼,並在發放單上按指印,最後蓋上慈濟印章,就能前往下一站,領取油、鹽及糖。

在短短的互動時間,如何與村民的心更貼近、讓對方感受到多一分的尊重與關懷?語言不通的情況下,臉上的微笑及恭敬的身形是最好的表達。雙手合十、輕輕彎腰,以「Sabaidi」向村民問好,掃描確認身分後,輕輕握起他們的大拇指沾在印臺,印到發放單上,並用溼毛巾將手指擦拭乾淨,說聲:「Khobchai !(謝謝)」

現場規畫六至八條的報到動線,問好聲此起彼落,對於慈濟志工的多禮,村民用笑容來回報,以合十、點頭及彎腰表達感謝。

村民一雙雙黝黑的手,有粗糙、有冰冷、有龜裂、有傷口,有長者、婦孺,甚至小孩來領取物資。透過手感的接觸,似乎能感受到每一位村民不同的人生,將彼此的心連結了起來。

眼神的對望,互動的笑容,雖說是一期一會的剎那,又似從前世牽來的瞬間。在感恩聲中與村民一一道別,來去匆匆所留下的愛與溫暖,相信會久久不散。

志工訪視途中,在高腳屋下聆聽一位熟諳英語的老先生話說從前。

老弱婦孺的無奈

除了發放活動,團隊分組前往村落家訪,更能夠接地氣,了解民生習俗。一行人搭著嘟嘟車,途經塵沙滾滾的泥路,搖搖晃晃來到肯嘛喜阿村。

在當地中華理事會羅鎮興會長及梁福利組長的帶領下,我們沿著陡直的木梯,爬上一間簡陋的高腳屋,屋內六十八歲的阿公,是退休老兵,又盲又聾,穿著汗衫短褲,拿著毛巾擦汗,臉上毫無表情。

環視小小的屋內,部分竹片地板已損壞,且有很大的縫隙,志工走動格外小心;詢問後得知,阿公之前住在和尚廟,後來村長帶動鄰居幫忙搭建了這間高腳屋,總算讓他有個安身之所,女兒及女婿也搬來同住照顧。

志工輕輕拍了一下阿公的肩膀,似乎讓他受驚了。在看不見、聽不到、無法溝通的情況下,志工想到一個好方法—— 將帶來的零食輕輕貼近他的嘴邊。阿公喜歡這香脆的口感,一片接一片吃著,志工隨即拍拍他的手背傳達善意,同行的慈濟醫院醫師也向前關懷。

兩位醫師細心為阿公把脈、按摩肩膀,阿公感覺到有醫師在身旁,突然開口說話了;透過翻譯知道,他訴說著膝蓋的疼痛。經醫師初步判斷暫無大礙,是因為阿公長期待在屋內,缺乏運動而導致雙腳肌肉無力。

家貧的阿公一家人,這天也領到慈濟物資,平日有鄰居看顧,一家三口後續也將領到白米。眾人臨別送上一顆紅蘋果,祝福阿公平平安安。

來到另一個家庭,更簡陋的高腳屋,以空無一物來形容也不為過。多年前婦人的丈夫因車禍往生,留她獨自扶養兩個小孩;她靜靜坐在地上,木然面對來訪的這群陌生人。

婦人在生育第二個小孩時,不知名的疾病導致說話時口齒不清,雙腳也無力,只能一拐一拐地走路;她無法工作,生活貧困,平日靠鄰居接濟。今年十一歲的女兒讀到小學三年級、十歲的兒子讀到一年級後,就無法再升學,空空的木板牆壁上,掛著兩個陳舊的書包……

志工關懷母親的疾病,也問起孩子的就學問題,弟弟害羞地將臉靠在媽媽的背脊,未幾,眼淚慢慢從臉頰流下,讓人心疼……但也從媽媽的眼神中,看到了身為母親的堅強。

苦來集善也來集

發放的第一天,長長的志工隊伍走在泥路上,準備前往活動現場時,碰巧看到兩位身穿袈裟、偏袒右肩的出家人,赤著腳,捧著缽,走在路的另一端;沿途婦女們跪坐泥地上,耐心等待僧侶走過面前,把握機會布施積德,虔誠以飯菜供養。

我帶著好奇,也有點震撼,彷彿看到佛典中所描述僧團出山門托缽的景象,天空蔚藍,白雲朵朵,善良純樸的村民,虔誠信奉佛教的身影,讓人難以忘記。

佛陀開示「苦、集、滅、道」,訪視時看到寮國村民苦在貧窮、苦在疾病,提醒來自衣食不缺、生活豐裕的我們,莫讓「貪、瞋、癡、慢、疑」的無明蒙上塵埃,而苦在心。大水來襲,農田變荒地,稻米無蹤影,「苦」來集,也使「善」來集,援助居民早日脫貧,我們也在行善同時見苦知福。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過去只是經典裏的文字,因匯集眾人的愛心及願力,能落實在人間。感恩今生得聞佛法,在行經中事理印證,在慈悲利他中充滿法喜;感恩能夠修行在人群,力行菩薩道,以法、以行虔誠供養佛法僧。期待福種造福因,讓寮國遭受水患的村民可以溫飽來年,平安是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