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 不辛苦,很有福

11.18《農十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努力付出雖然辛苦,但心中無苦,還會感受幸福。
釣蝦場變成福營
上人前往新北市新莊福營環保站探視,和志工們歡喜互動:「我記得這個環保站過去是釣蝦場,我們現在也在『釣』── 將被丟棄的寶特瓶一支一支釣起來,資源回收;這些廢棄物都不是垃圾,來到我們的手裏都能變成黃金,讓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
「在場許多老菩薩投入二、三十年了,師父感動,大家發心長長久久,與師父走同一條路,讓釣蝦場變成福營,每天都在造福;大家不只在環保站裏做事而已,透過大愛臺的傳播,大家所做的事可以教育天下人。」
上人來到三重園區,與社會推廣教育「人文飄香」課程的學員互動:「師父來到門口,已經聞到香味了;課堂上人文飄香,大家也要記得薰法香,不要放任時間空過,能夠為了慈濟事而忙碌就是福。」
上人抵達蘆洲靜思堂,與志工及會眾說話,提及剛剛途經巧藝坊,看到老人家運用回收物做出很多美觀實用的物品,「我進去抽一支靜思語籤:『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我們心中時時感恩,就沒有不能原諒的人。」
上人說,大家在靜思堂有許多好人作伴,做事做得很歡喜、很感恩,回到家裏也要感恩── 感恩自己平安、歡喜度過一天;感恩兒子、媳婦、孫子讓自己有溫暖的家;即使只有自己一人,也要感恩自己擁有健康身體,不需要別人照顧。
上人也叮嚀,上了年紀,每天的行動都要注意,不要跌倒受傷;照顧好身體,也要照顧好心靈,如果別人做的事、說的話不如己意,就要原諒,因為「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平常來到靜思堂,要吸收好話;如果在家要看電視,就收看大愛臺,讓心與腦天天接觸到法,增長慧命。祝福大家身體健康、日日歡喜無煩惱。
在人心中種福田
菲律賓民答那峨島十月底接連發生強震,參與勘災發放的菲律賓慈濟人分享,雖然山路險峻、過程辛苦,但此行圓滿以後,心中只有滿滿歡喜。
上人感恩大家不辭辛勞,及時救苦救難,但仍提醒要確定災情已經穩定,能夠保護好整個團隊的安全,才能進入災區;要提起菩薩的慈悲與智慧,悲智雙運去救助。「發心造福人間,不忍眾生受苦難,這是慈悲;在付諸行動以前要用智慧考量,謹慎行事,照顧好自身和同行法親的安全,才能輕安喜捨。」
慈濟人平時鼓勵大家,在不影響生活的範圍量力付出,點點滴滴累積出一股力量,在世間有災難時,就能幫助受災人度過急難。對苦難人來說,慈濟給予的是一股確實能夠度過危難的力量;對捐款人而言,也看見自己平時的付出真正救助苦難,大家會很安心。
「我們向大眾募心募愛,是在人心中種福田。其實人人本來就有這片福田,但是如果沒有用心耕種,缺水乾旱、缺了種子,荒蕪許久難以復耕,這畝田還是『死田』,無法生長作物;需要有人從旁協助,讓『死田』恢復成『活田』。」
菲律賓民眾信仰多元,上人叮嚀,慈濟要在菲律賓樹立起誠懇、包容、慈悲喜捨的佛教形象,為苦難人安身、安心、安生,付出無所求,不會要求他們改變宗教信仰,但是要讓他們心中有慈濟,知道這是佛教帶來的福;是慈濟人用智慧、費心力,用尊重、祝福的心給予的救助物資,讓他們懂得珍惜。慈濟人也要再用心,把握因緣幫助孩子的教育,希望他們有朝一日能翻轉世代貧窮的人生。
上人對大家說,在人群中行菩薩道,一定會面對不同觀念、想法的人而造成阻礙;無論如何,自己的心要對準方向,慈濟人要相互扶持,感恩、尊重、愛,和敬無諍共福緣。若是彼此真誠感恩,互動時的聲色就會和和氣氣;要常常面帶笑容,讓人看了歡喜,與人結好緣。
「真正投入去做,才能有體會、有心得,會覺得即使做得很辛勞,但是心中無苦;努力地付出,得來的是福。這分福的感受,沒有人能與我們分享;這一顆福的種子,會種在我們的八識田中,生生世世都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