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38期
2020-01-01
  證嚴上人・新年三願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線上請法籤
  志工人物誌
  慈善臺灣
  寰宇視角
  特別報導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38期
  八日 不離不棄

11.8《農十月‧十二》

【靜思小語】不因為年紀大就自我放棄,更要用年輕時的精神為生命增加價值。

從小家庭到大家庭

第二梯次海外培訓委員慈誠精進研習,正在板橋靜思堂進行,上人將前往為圓滿培訓的慈濟人授證,並展開歲末祝福行腳;抵達新店靜思堂,午後與臺北資深慈濟人談話。

資深慈濟人從自己的小家庭走出來,進入慈濟的大家庭;從原本面對一個家、幾口人,到面對社會大眾,不斷地邀人共同行善,受接引者又再接引他人,衍生出好幾代的慈濟人,受證的臺北慈誠與委員,已有兩萬六千七百一十一人。慈濟也從臺灣起步,如今在四十五個國家地區,已受證的慈誠及委員約有八萬八千四百人。

「慈濟在臺北落地生根已經四十年,這四十年來,大家不棄不離,一直陪著師父做慈濟,現在年紀大了,師父還要與大家共勉,不可放棄每一天的生命,要持續走入人群,發揮『慈悲利他』的菩薩良能。不論是否能出門,現在科技發達,可以運用科技工具耕耘心田、播善種子;在家也能打電話聯絡會員、募心募愛,或是關懷法親。」

「我覺得很有幸,這一輩子鋪『法華』的路、開『法華』的道、說『法華』的法;若沒有你們來幫我鋪路,豈有今日的菩薩道?各位都是替師父鋪路、開道的人,不可因為年紀大就放棄,把五十歲收到壽量寶藏裏,用年輕時的精神,繼續做人間事、鋪人間路,寸寸都是為自己的慧命而鋪路。」

菩薩志業不能放下

臺北慈濟醫院工務室團隊與臺北慈濟人,分享臺北慈院景觀工程點滴。臺北慈院自二○○五年啟業迄今,景觀造景所使用的木料久經日曬雨淋,稍有腐朽情形;顧及病患與家屬安全,北區慈誠隊從今年七月啟動景觀修復工程,歷經三個月、投入近四千人次,日前完工,提供更安全且環保的休憩空間。

上人感恩表示,剛剛走進來時,看到地面一塊一塊的連鎖磚,不知已經重複使用幾次了,是慈濟人用心將連鎖磚回收,經過仔細整理以後,讓物命重生,在許多慈濟道場發揮功能;這幾十年來,大家皆是如此珍惜物命,同時也為自己增長慧命。

臺北的慈濟種子,是在四十年前,由靜銘師姊等人回花蓮打佛七而產生。上人回憶,當時精舍打佛七是在戶外搭帳棚,大家在簡陋的環境裏精進;現在精舍主堂已成,大家在其中精進,在主堂外的廊道行走或活動,都不怕日曬雨淋。精舍能有現在的莊嚴殿堂,是臺北慈誠師兄們為主力,加上臺灣各地慈濟人,付出分分毫毫心力建設而成。

上人說,臺灣的慈濟志工人數以臺北為最多,許多資深的臺北委員與慈誠,是全臺慈濟人的學習典範,直接、間接帶動出全臺灣的精進種子,從臺灣到國際,用實際行動讓人看見佛教。

「最早是由慈濟委員穿著繡花鞋鋪路,接著有慈誠金剛戴著頭盔開道,把道路鋪得很平坦,讓我們的家很穩固、很安全。感恩大家用心用愛分寸鋪路,鋪出全球的大愛慈濟村;大家投入慈濟,這幾十年來也是用生命在鋪路、用慧命在開道,福慧雙修。」

臺北資深委員林月雲師姊稍早分享,以前跑了三十個道場,拜了十位師父,本來對慈濟很不在意,後來很投入,因為進入慈濟不寂寞。當唯一的兒子突然往生,那時她剛好回精舍,上人對跟她說,雖然失去一個孩子,但擁有天下家人,寬解她悲痛的心情;然而這一路走來,愈是投入,就愈能體會上人所說。

「師父也和你們一樣,年紀大了,這都是自然法則;到了這個人生階段,大家可以把自家的俗事、家務事放下,但是天下大家庭的菩薩志業不能放下,行菩薩道是生生世世,慈濟法親也是生生世世的菩薩眷屬。我們早在過去生就結緣,現在續結法緣,彼此為法親,共同維護、疼惜這個大家庭,世世代代彼此尊重、相互謙敬,這個大家庭就能永永遠遠。」上人勉勵第一代慈濟人要用心傳承,永續慈濟緣,持續不斷地拓寬、鋪平菩薩道路。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