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65期
2022-04-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封面故事
  親師生・坦白話
  健康百寶箱
  線上請法籤
  助人線上
  特別報導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
  寰宇映象
  人物誌
  受用的一句話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65期
  齊心防疫 不忘環保
撰文、攝影‧林惠鴻(香港慈濟志工)

二月二十六日「綠在鰂魚涌」有員工確診,為保障民眾健康,改為二十四小時自助回收服務;二月二十八日完成消毒後恢復營運。

得知「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有員工確診,有民眾在社群粉絲頁留言鼓勵打氣;
營運一年來,我們深耕社區推動環保,也與市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

「請問今天有開門營運嗎?」「星期二在芬尼街的回收流動點有沒有暫停?」位於港島區的「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每天都接到不少市民查詢的電話,職工忙個不停。

二○二○年十二月,慈濟加入香港政府「綠在區區」計畫,營辦「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Recycling Stores),民眾送來資源回收物,包括廢紙、金屬、塑膠、玻璃瓶、小型電器等,可累積積分兌換生活用品;這樣的回收點由環保署委聘非營利機構在全港設立,已超過三十處。

今年元月第五波疫情爆發,「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配合環保署,仍維持運作;全部員工已經接種兩劑疫苗,並採取嚴謹的防疫措施,叮嚀市民排隊時必須保持社交距離。多處「綠在區區」回收點傳出員工確診,我們更加強防護,戴護目鏡、N95口罩等,全副裝備不容有失。

環保署「綠在區區」轄下「回收便利點」滿一年,店鋪設計簡約清爽,榮獲「DF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大獎,環保署於是推出「回收便利點」綠綠無窮――推廣期內送回收物來可以獲得六倍積分,及使用六折積分換領禮品。面對此一誘人利多,前來的民眾不減反增,完全無懼疫情的升溫!尤其是今年農曆過年前,元月二十三日甚至創下單日超過一千七百人次。

據環保署統計,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在去年第三、四季,榮登最受街坊歡迎的排行榜第一名!也因此,前臺回收及儲存積分、後臺分類的所有員工,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回收量,每天都「手」不停蹄忙碌著。農曆新年後又出現排隊人龍,來使用六折積分兌換禮物;僅是二月六日就換走三分之一的禮物,員工們忙到都說不出話了。

二月十九日到二十一日,低溫僅有攝氏七、八度,一整天下著雨,偶爾幾位民眾前來,難得有時間小坐片刻,欣賞雨景,真有點小確幸啊!

但是,終於還是失守了。

我們雖然做好所有的防疫措施,二月二十六日有一位後臺員工,快篩檢測呈陽性確診;全體員工當場做檢測,結果又多了一位呈陽性,原來早已有病毒潛伏在周遭。為保障民眾健康,現場立即封鎖,改為二十四小時在門口自助回收服務,同時暫停儲存積分及兌換禮物。有位女同事擔心連累家中三個孩子,著急地如熱鍋上的螞蟻坐立不安。

二月二十八日,我們將全區各角落消毒及噴灑霧化防護塗層,三月一日恢復正常服務,員工每天上班前必須先自行檢測,並將陰性結果在工作群組貼出。

得知「綠在鰂魚涌」回收便利點有員工確診,有民眾在我們的社群粉絲頁留言鼓勵打氣。這是營運一年來,深耕社區推動環保,與市民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也讓大眾更了解環保的重要性。

聽到有兩位同事確診,我不免擔心自己。未與我同住的兒子,在檢測中心上班,二月二十四日確診後居家隔離;白天由遠距上班的女兒在家煲好中藥,交由我下班後連同晚餐送過去給兒子。

若是我確診了,他該怎麼辦?內心忐忑了好幾天,所幸一切正常。但就在兒子痊癒後,接著輪到我及同住的兩個女兒確診,症狀輕微,只是咳嗽加上輕微發燒,精神還可以!

很感恩慈濟法親的關懷,除了電話、短訊慰問,梁榮錦師兄更親自送來防疫物資掛在門口;遠遠目送他離去,內心無言感激!兒子放假時,特別採購物資送過來。雖然我嘴巴說怎麼買了那麼多、冰箱放不下了,但內心是高興的……

疫情雖然讓彼此相聚困難,但只要一通電話、一個短訊,不需多言,就已經明白、足夠了!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