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68期
2022-07-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親師生・坦白話
  師徒之間
  人醫之愛
  防疫前線
  特別報導
  健康百寶箱
  慈善臺灣
  人品典範
  慈善全球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68期
  用心做,能做就是福
撰文•簡玟玲(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專注於眼前當下的工作,
這念心不住於纏身的病痛,不受生死束縛,
即能在無盡的時空中發揮善的效能,品味超脫老死病苦的幸福。

「幸福」是人類共同的願望,人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獲取幸福。「幸福感」則是每個人對自己總體生活狀態進行認知評價後所產生的正向感受,並肯定其符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狀態。

當辛勤一生的努力,卻以罹癌病苦終結時,我們還能生起幸福的感受嗎?

走訪大高雄地區的慈濟環保站,遇到一對夫婦,先生罹患口腔癌已近十年,下巴牙床被完全切除無法自然進食。然而,他們仍每天早八晚五負責盡職地到環保站「上班」,承擔拆解區的粗活,每晚睡前還規畫「如果明天早上醒得來」,有那些工作要處理,對未來充滿希望。雖然病痛纏身,但把「心」顧好,無私地付出,讓他們覺得自己常體驗到喜悅、幸福、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意現在的生活。

「我們如果能做,就是幸福啦!」「不能做,就沒效了!」愉悅的笑容及堅定的語調,展現他們對自己生命價值的肯定。做環保,是為了留給子孫一個好環境,「把地球顧好……蔭子孫」;對自己則是「活得有價值,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生命對其而言,並非色身的存在與否,而是能否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子孫也並非僅指自家的後代,而是未來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兒孫皆在外地工作,老夫婦將對家及家人的愛護之心,透過無私地付出於環保工作,開展出對地球的護衛及後代子孫的關照之情。

「多用心」是其修道的法門,「把這個心顧好……做善事要用心做……心要顧得正……不要有私心……用正當的心才有辦法走正途。」以無私之心修戒定慧的教示,將他從與人談天說地、談是論非、浪費時間的人生,轉向行善、有意義、有價值的慈濟環保志工的人生。訪談結束前,夫婦不約而同、異口同聲地說:「用心做事絕對不會生病」、「勤勞做怎麼會有時間生病」。

專注於眼前當下的工作,這念心不住於纏身的病痛,不受生死束縛,即能在無盡的時空中發揮善的效能,品味超脫老死病苦的幸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