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鳩摩羅什——七佛譯經師 |
2018-11 |
編撰者:賴志銘
出版日期:2018年11月初版一刷
ISBN:978-986-96757-1-0
|

|
|
「大士之道,利彼忘軀;若必使大化流傳,能洗悟矇俗,雖復身當爐鑊,苦而無恨。」
抱著這般捨己度人的決心,鳩摩羅什在戰亂紛擾的時代,忍受國破、跋涉、輕慢之橫逆,苦心孤詣地為大乘佛教之漢傳,譯出吟誦千古的不朽經典……
《金剛經》、《法華經》等經典及「不二法門」、「天女散花」等詞彙,一般人皆耳熟能詳;卻鮮少有人知道,將這些佛教經典及詞彙譯成中文的「鳩摩羅什」是何方神聖……
本書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示現」,主要敘述鳩摩羅什的生平。第二部分為「影響」,簡要介紹什師所傳承的中觀思想與其源頭——龍樹菩薩,以及什師所譯的重要經論,讓讀者了解其所傳譯之佛學思想的博大精深。
|
|
|
 |
【示現】 |
|
 |
緣起 |
|
|
 |
朕聞西國有鳩摩羅什,深解法相,善閑陰陽,為後學之宗,朕甚思之。賢哲者國之大寶,若剋龜茲,即馳驛送什。 |
|
|
 |
佛光照震旦 |
|
|
 |
佛法慰人心
|
|
|
 |
「爭」取高僧的君主 |
|
|
 |
兵敗淝水 |
|
 |
第一章 誕生.出家 |
|
|
 |
什在胎時,其母自覺,神悟超解,有倍常日。 |
|
|
 |
為出家而離國的鳩摩羅炎 |
|
|
 |
鳩摩羅炎「被迫成親」 |
|
|
 |
耆婆懷胎異徵 |
|
|
 |
耆婆堅決出家 |
|
|
 |
什師出家
|
|
 |
第二章 修習小乘,初試啼聲 |
|
|
 |
外道輕其年幼言頗不遜,什乘隙而挫之,外道折伏愧惋無言,王益敬異。 |
|
|
 |
遇明師槃頭達多 |
|
|
 |
途遇阿羅漢 |
|
|
 |
至沙勒、修習各類學問
|
|
|
 |
結識高僧佛陀耶舍 |
|
 |
第三章 改宗大乘,聲名遠播 |
|
|
 |
廣誦大乘經論,洞其祕奧。龜茲王為造金師子座,以大秦錦褥鋪之,令什升而說法。 |
|
|
 |
隨蘇摩修習大乘
|
|
|
 |
返回祖國 |
|
|
 |
引槃頭達多入大乘 |
|
 |
第四章 飄零.受辱 |
|
|
 |
見年齒尚少,乃凡人戲之,強妻以龜茲王女。 |
|
|
 |
呂光征龜茲 |
|
|
 |
橫遭欺凌 |
|
|
 |
什師顯「神通」 |
|
|
 |
苻堅被弒、呂光稱王 |
|
|
 |
呂光辭世 |
|
|
 |
坎坷的際遇
|
|
 |
第五章 譯經.忍辱 |
|
|
 |
大師聰明超悟,天下莫二;若一旦後世,何可使法種無嗣?遂以妓女十人逼令受之。 |
|
|
 |
親自參與譯經的君主 |
|
|
 |
譯經事業的廣大與精微
|
|
|
 |
翻譯律藏的波折 |
|
|
 |
《四分律》的譯出 |
|
|
 |
愛之?害之? |
|
 |
第六章 交會.圓寂 |
|
|
 |
今於眾前發誠實誓:若所傳無謬者,當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 |
|
|
 |
中國淨土宗之祖——慧遠 |
|
|
 |
什師與慧遠論法 |
|
|
 |
什師對「定中見佛」之說明
|
|
|
 |
與覺賢(佛馱跋陀羅)的糾葛 |
|
|
 |
薪滅形碎,唯舌不灰 |
|
|
 |
憑弔什師之所在 |
|
|
|
 |
【影響】 |
|
 |
壹.龍樹與中觀 |
|
|
 |
吾昔學小乘,如人不識金,以石為妙。因廣求義要,受誦《中》《百》二論及《十二門》等。 |
|
|
 |
一、龍樹菩薩——中國八宗共祖
|
|
|
 |
二、中觀思想的建立 |
|
 |
貳.重要譯典 |
|
|
 |
屢請什於長安大寺講說新經,續出《小品》、《金剛般若》、《十住》、《法華》、《維摩》……《中》、《百》、《十二門論》,凡三百餘卷。 |
|
|
 |
法華經
|
|
|
 |
金剛經 |
|
|
 |
維摩詰所說經 |
|
|
 |
佛說阿彌陀經 |
|
|
 |
中論 |
|
|
 |
大智度論 |
|
|
 |
十住毗婆沙論 |
|
 |
參.傳承弟子 |
|
|
 |
精義入神有僧肇、道生,以智禦侮有道融,以辭飾經有僧叡。 |
|
|
 |
僧肇
|
|
|
 |
竺道生 |
|
|
 |
僧叡 |
|
|
 |
道融 |
|
 |
附錄 |
|
|
 |
一、鳩摩羅什年譜 |
|
|
 |
二、參考資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