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能成為國際中醫藥典範
◎陳建仲(臺中慈濟醫院中西醫臨床整合研究中心主任)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四日是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成立十五周年的日子。回憶起二〇〇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在臺中民權路臺中分會舊址面見證嚴上人,上人慈示:「中醫是我要發展」、「希望臺中慈濟醫院可以成為中西醫結合的典範醫院」,這兩句話深深的刻印在我心中,便毅然決然地從國內中醫龍頭地位的醫學中心轉任到臺中慈濟醫院;主要的理念是希望,在臺灣醫療體系再建立一個培養中醫人才的搖籃。
中醫部當年成立之初雖然只有四位醫師、兩位主治醫師(吳俊賢醫師和筆者)和兩位住院醫師(邱慧玲醫師和和江昱寬醫師),仍然以中醫部的規格成立,也是證嚴上人和林碧玉副總期待比照醫學中心的規格進行臺中慈院中醫的發展方向。在很好的因緣下,中醫傷科謝紹安主任、中醫兒科楊舒渝主任、中醫內科黃仲諄主任(現任中醫部部主任)、針灸科傅元聰主任、王人澍副院長(暫代中醫婦科主任)等陸續加入團隊,於二〇一四年正式完成中醫內、婦、兒、針、傷等五大科的分科拼圖,並且成立了國內教學醫院少有的中醫診斷室之功能單位。
為了達成證嚴上人中西醫整合的理念,本院於二〇一二年在院長室層級成立了中西醫臨床整合研究中心的單位,積極推動西醫和中醫之間在臨床和研究方面的互動和合作。為了本院中醫特色醫療的發展,二〇二一年成立了全國第一個中醫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科,由鄭宜哲醫師擔任該科主任,為中醫走入社區、以及國家推動建立中醫家庭醫師專科醫師制度作為先鋒。該年年底,也順利成立中醫腫瘤科,由莊佳穎醫師擔任主任,期待能提供民眾最優質的醫療和健康照護。
盤點這十五來我們團隊在中醫發展共同努力過的足跡,主要包括:由於臺中慈院中醫最先的定位是中醫部,而促進了將原有慈濟各院區中醫科升格為中醫部,建置完整中醫分科制度;和王人澍副院長共同推動臺中慈院中西醫整合;協助慈濟中草藥園的規畫和建構,以及臺灣本土性藥草教育和運用推廣;推動中醫家庭暨社區醫學發展的先驅者等。
此外,二〇〇八年,協助慈濟國際人醫會成立中醫團隊,於二〇〇九年起每年都有獨立的中醫課程。二〇〇九年成立了慈濟醫療體系四院區中醫部視訊聯席會議,完成四個院區中醫部的整合聯繫任務。
二〇一〇年,在當年王本榮院長的領軍、以及慈濟志業體的共同努力下,協助慈濟大學成立學士後中醫學系,作為培育中醫人才的重要教育基地。同年,我們也協助成立了國內第一個推廣園藝治療的學會——臺灣綠色養生學會。為了中醫臨床教育訓練制度的建立和推動,二〇一三年積極配合衛生福利部,作為推動中醫負責醫師制度建構的先驅。
二〇一四年,筆者取得衛生福利部中醫醫院評鑑的委辦計畫,協助國家進行中醫醫院評鑑工作。二〇一五和二〇一六年連續兩年,取得衛生福利部推動中醫專科醫師制度建構的試辦計畫,為國家建構完整中醫臨床訓練制度奠定基礎。筆者於二〇二一年起接受醫策會邀請,擔任衛生福利部中醫醫院評鑑委辦計畫的主持人,希望對國家中醫發展貢獻一份小小心力。
「人本醫療,尊重生命」是慈濟醫療體系的宗旨,任務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而我們中醫部的願景則是「成為國際中醫藥典範」。在發揚慈濟醫療人文精神的理念下,我們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分別作為本書三個單元的名稱;其中的每篇文章,都是中醫部醫師以慈悲心和醫術為患者無所求付出的印記。期待讀者從這本書的文章,可以獲得更多和正確的中醫知識;也希望這分醫療之愛可以發揚出去,讓社會大眾對中醫的優點和良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