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中醫也可以救命!
  仁醫貫中西——整合醫學行願感言并序
  期能成為國際中醫藥典範
  中西合療十年功,髮鬢漸白終不悔
  中西醫結合,串聯「守護三部曲」的樂章
  找對療法,癌症不可怕!——緩解乳癌化療不適.之一
  醫師的叮嚀:中西醫聯合幫助乳癌患者
  怕痛一族的針灸治療——雷射針灸緩解腰痛
  醫師的叮嚀:急性腰痛立即緩解DIY
  現代走方醫.之一——居家醫療.關節退化
  醫師的叮嚀:中醫參與居家醫療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中醫也可以救命!
  怕痛一族的針灸治療——雷射針灸緩解腰痛
◎伍崇弘(中醫部針灸科主治醫師兼任中醫部診斷科主任)

「啊!好痛!」小程從座位上站起來,突然感到腰部劇痛,他皺緊了眉頭,手扶著腰。

「一定是坐太久了,我這裡有一罐痠痛藥膏,你要不要拿去用?」旁邊的同事看見了,關心地問。

「好喔,謝謝你。」他接受了同事的好意,在腰部抹了一些藥膏,他心裡卻想著:「這有用嗎?」

小程是電腦工程師,一天超過十小時坐在電腦前面,只有上廁所、去吃飯和倒水時,才會站起來走動;由於經常維持固定坐姿不動,因此三不五時就會感到肩頸及腰部疼痛。他的同事也和他一樣,經常會有痠痛的毛病,所以許多人桌上都放著一罐痠痛藥膏,以備不時之需。

不過,小程這次真的太嚴重了,不是抹一抹藥膏就沒事……

 
我怕針灸!

這陣子小程工作壓力大,晚上都睡不好;再加上久坐在電腦前,腰痠背痛的情況更嚴重。他抹了同事的藥膏,感覺涼涼的,疼痛暫時有緩解,可是維持不了多久,又會感覺疼痛。這種情況持續了一星期,各種廠牌的藥膏、貼布都用過,效果還是有限。

「這樣拖下去不太好吧!」太太勸他去看醫生,因為他痛到連躺在床上睡覺翻身都有困難。

「這又不是什麼大毛病,再說啦!」小程想翻身,結果腰一扭,又痛到唉唉叫。

「你都這樣了,還說不是大毛病!明天就去看醫生。」

「以前也看過,要打針,好像是肌肉鬆弛劑……」

「打針就打針,這你還會怕?」

小程沒有開口,他的確是有點怕打針;「應該有別的方法……明天去看中醫好了!有同事推薦,說他之前給臺中慈院的伍崇弘醫師看過,也是治療腰痠背痛的問題,非常有效。」

「好,明天就跟你一起去。」太太說完,馬上拿起手機上網掛號。

第二天,太太開車載小程來到臺中慈院。他們走到伍醫師的診間門口,才知道伍醫師是針灸科醫師。

「啊!是針灸科!」小程愣住了。

「對啊,昨天掛號就知道了。」

「妳怎麼沒說?」

「我以為你知道。」

小程怕打針,沒想到最後還是來針灸科。從來沒有接受過針灸治療的他,心裡是有點畏懼的;不過,既然都來了,就先讓醫師看看再說吧!

在伍醫師細心看診之後,建議用針灸的方式緩解腰痛問題,小程終於提起勇氣小聲地問:「針灸……會痛嗎?」

「比較是會有痠和麻的感覺。」伍醫師回答。

「那……可不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小程有點難為情地說。

「還可以用雷射針灸。以一般的情況來說,用傳統針灸會有很好的效果;但對於怕痛的患者,雷射針灸也一樣效果顯著。」

「那我想用雷射針灸。」

「好,您可以先試試雷射針灸的治療方式。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患者,她是一位高中生,練舞扭到腰,因為怕痛所以要求使用雷射針灸;治療之後的當下,疼痛指數馬上從六、七分降到一分。」伍醫師再繼續解釋,疼痛指數從零到十,零是不痛,數字越高越痛。

「那我要試試!」小程說道。

 
雷射針灸效果顯著

伍醫師站起來走到小程旁邊,進行常規中醫針對腰痛的四診診察後,輔以用雙手及身體感受小程身上的能量;再依照他個人的情況,調整雷射儀器上的參數,幫他在幾個穴位上進行雷射針灸。

過程中,小程沒有任何痠、麻、痛的感覺;完成治療之後,他微微轉動腰部,疼痛真的有緩解。

「馬上就有感覺到效果!」小程感到驚奇。

在一旁全程陪同的太太也很驚訝,雷射針灸的效果也這麼有效。

伍醫師跟他再約了下次回診治療的時間。這個時候的小程,已經跟剛才進診間時不一樣,不再皺著眉頭,有精神多了。

「我想,我之後應該可以試試傳統針灸。」他們向伍醫師道謝之後,離開診間,慢慢走向停車場,一路上小程聊著雷射針灸的初體驗,他覺得太神奇了,傳統針灸的效果一定更明顯。

「這是當然的啊!」太太曾經接受過針灸治療,她本來就知道針灸具有一定的療效。

他們邊走邊聊,都還沒有走到停車場,小程突然發出驚呼:「咦?」他一面扭動著腰,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不痛了!完全不痛了!」

「真的嗎?真的這麼快?」連太太都不敢相信。

「是真的!」小程太開心了,他又恢復往日的生龍活虎,忍不住想跳起來。

「小心啊!別又扭到腰了!」太太趕緊提醒。

「早知道針灸這麼有效,而且光是雷射針灸就效果顯著,我幹麻忍痛忍那麼多天!」

「早就叫你看醫生了。」太太忍不住叨唸。

小程打開車門,坐上駕駛座,對太太微笑:「回去換我開車,我現在可以了,上車吧!」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