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移鏡空
放下我執,心境就能如明鏡般地物來影現、物去鏡空;事來心起、事去心空。
最近,看到某師姊在組內跟大家互動時,總是笑容滿面、輕聲細語,且是柔和地圓滿一項又一項的任務。偶爾碰面,我都會對她豎起大拇指,她則回報會心一笑。這該是我倆心照不宣的祕密吧。
記得幾個月前的某個傍晚,正在廚房備餐,突然接到師姊的電話,聽到她啜泣的聲音,趕快放下鍋鏟專注聽她說話:「我氣到晚上都睡不著,組內有些人意見很多,我幹麼要當箭靶啊?」
她接著問,你在慈濟這麼資深,該不會遇到人我是非或挫折吧?我回道:「內外環境對慈濟人的考驗我都曾有過,但四十六年來只堅定一個信念——我要跟緊上人,我要做慈濟。」
然而,想要跟緊上人做慈濟,必須信受奉行上人慈示的「慈濟六和敬」:「戒同和敬、見同和敬、行同和敬、身慈和敬、口慈和敬、意慈和敬。」除此,一切都要雁去而潭不留影。
我同時告訴她四十年前的一個小故事。
花蓮慈濟醫院尚在籌建階段,委員們都竭盡心力募款,其中有位委員很會勸募,但後來不知為何,竟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不再踏入慈濟。後來她罹患罕見疾病,上人親自去探視,她不斷地向上人懺悔。
她哭著說:「師父,對不起!我在生您的氣,氣了好幾年。」上人輕輕回道:「你怎麼這麼傻,我也不知你在生我的氣啊,我還是每天不停歇地照做慈濟啊。」
如此的典範,正是我喜歡「物移鏡空」的清朗自在。現在,看到師姊的轉變,相信已將慈濟故事聽進去了。
「物移鏡空」,是我非常受用的一句法寶。上人曾開示:「要如何心如明鏡?前一個念頭過了,就要放下了。要集中精神在當下這個時候。」想到萬法本閒人自鬧,那又何必把人我是非糾纏於心呢?
(二〇二二年四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