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毫芒微光一念間
  合抱之樹 始於毫芒
  隨意解佛語
  信願行一念間
  語似穗謙和 淇如水柔韌
  靜「淇」清澄 以「聲」述法
  浪漫的時空穿越者
  因為懂得 所以慈悲
  大家都是朋友
  心——面對生命的關鍵
  煩惱不留存
  物移鏡空
  盤點生命
  1354的力量
  五八.四八.三八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毫芒微光一念間
  五八.四八.三八

感恩參與慈濟的因緣,秉持佛心師志,在我生命的長河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印記。

 
五八、四八、三八,不只是個數字,也是深深刻劃在我生命的印記。

尤其慈濟即將迎接一甲子,雖然歲月更迭,環境今昔不同,回顧自己在慈濟的人間菩薩行,四十八年始終不忘初心。早年在《慈濟》月刊筆耕不輟留下的史料,在廣播音緣中,如實的宣流法音。有文字、有聲音,有自我成長的實踐與感動,這也是我生命中的大事記。

大事記是歷史的足跡,同時也是潛藏勃發的生命力。回想中區剛剛圓滿今年慈濟歲末祝福,與往年不同的是,經藏演繹結合歷年在社區發生的大事記,除了故事感動人心外,也讓當年身在現場的師兄師姊,重拾逐漸淡忘的過往;同時讓後進的中生代、新生代,藉由故事看到慈濟的愛無處不在,更了解慈濟菩薩行的脈絡。

就有資深的師姊告訴我,當看到一九九五年二月臺中衛爾康西餐廳大火造成六十四人死亡,自己在殯儀館協助家屬認屍、助念的照片,事隔三十年後,儘管容顏已老,但生命卻因在慈濟而更顯老當益壯有價值。

一位住在南投的師姊也說,九二一這場百年浩劫的大地震,中部鄉親承受了臺灣大地割裂的苦難,處處斷垣殘壁,山崩橋斷、教室倒塌,斷炊停學。看到當時正值中年的自己在大鍋爐旁煮熱食的影像,她笑著說,這將是以後在自己的告別式,留給子孫最好的追思。她還對我說:「當時幾乎所有希望工程的動土典禮都是你當司儀,尤其二〇〇〇年四月十日第一所動土的豐東國中,上人還親自出席。」我問她怎麼記得這麼清楚?她說當時我有如實的記錄,才能留下意義非凡的歷史。

「有如實的記錄,才能留下歷史。」這句話深深觸動了我。

回想自己在一九七五年因國家考試分發,從臺南後壁來到人稱後山的花蓮,許是宿世因緣,遇見證嚴上人,從此將身心安住在慈濟迄今近半世紀。猶記得初訪靜思精舍,簡陋的建築,個位數的僧團,自力耕生,克勤克儉的生活,連自身三餐都無法溫飽而毅然成立的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卻能將「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愛照拂蒼生。當下誓願要盡未來際,做上人的富樓那(),說上人所說法,做上人要做的事。

期間除了承擔慈濟各種大小活動的司儀外,也負責上人每個月在慈濟委員聯誼會的講話,及講經開示的記錄整理;還包括「吳尊賢社會公益講座」,勞委會、新聞局「幸福人生講座」,臺灣省政府「推動祥和社會專題講座」,以及佛教界、企業界所舉辦的多場演講記錄等。現在再翻閱一本本當年出版的上人開示的口袋書,即便紙張泛黃,但彼時跟隨上人北中南東行腳,除了當司儀,也在當天熬夜整理出上人演講內容,隔天一早呈給上人修改。此情此景,是一生中最難忘的師徒對話。

印象最深刻的是,花蓮慈濟綜合醫院於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四日舉行第二次動土典禮,當天欣逢慈濟十八周年慶,由印公導師與內政部長林洋港先生主持動土,佛教界真華、盛雲、靈根、成一、聖印、妙廣等十二位諸山長老引領大眾繞工地一周,主持灑淨儀式,現場萬頭攢動,莊嚴感人。

尤其觀禮臺上的那副對聯:「慈披三界 婆心助解千門阨,濟迄十方 慧眼瞻降一世魔」的氣勢與內涵,出自花蓮宿儒陳香老先生手筆,令人感動信服。我將對聯寫在司儀稿上,也寫下了「今天的二次動土,是許多人以身體行動、以生命刻劃,共同接力譜出的動人時刻」,至今記憶猶新。

還有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前兩個月,為了廣募人才,特舉辦行政人員招考,計有兩百多人報名,考場就設在花崗國中。為做到公開公平公正的選才,還比照考選部公職人員考試的模式成立試務處,更拜託每年承辦臺灣省基層特考,對試務作業流程經驗老到的花蓮縣政府人事室的老同事,全程幫忙。舉凡報名、考場布置、入闈命題、監考、放榜等試務工作,都是戰戰兢兢,務求圓滿。考試當天還陪同上人巡視考場。

考試的作文題目是「施與受」。現任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辦公室高專徐玲玲師姊,就是當年招考進來的優秀人員,那天和她聊到三十八年前的這段往事,歷歷在目,這也該是慈濟大藏經重要的篇章吧!

同年四月八日,也是中廣臺灣臺「慈濟世界」廣播節目開播。回想當時花蓮慈濟醫院啟業在即,但院內儀器、設備等龐大經費尚無著落。三十八年前網路科技不若現今發達,遑論尚未誕生的大愛電視臺,單靠每月發行一次的《慈濟》月刊,實在無法讓西部民眾了解位處後山的這座醫院建院進度,以及守護東臺灣鄉親生命、健康的急迫性。廣播的方便性及無遠弗屆當然是首選。

一切都是好「因緣」,成就了「音緣」。慈濟在臺中的起家厝——民權分會,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日正式啟用時,時任中廣臺灣臺臺長方政治先生和導播彭春雪女士,於拜訪上人後,決定在一個月後的四月八日起,每週一至週六,早上提供六點半到七點的時段,播出帶狀節目「慈濟世界」。

時段有了,誰來主持呢?上人慈容轉向我:「交給你做,多用心。」正是上人這句話,讓非科班出身的我,從此一頭栽入廣播志工迄今已三十八年。

當一個人靜靜地盤點自我生命時,感恩近半世紀前的殊勝因緣,讓我從西部越過中央山脈來到花蓮,而能參與早年慈濟的濟貧工作。爾後,因應時代脈動與民眾需求,緊跟上人腳步,步步踏實深耕至今四大八法完備;每個階段,慶幸自己都沒有缺席。

記得慈濟五十周年慶時,我曾向上人說:「今年正好是我進入慈濟四十年,廣播也已做了三十年。五十、四十、三十,好巧喔!」當時上人對我連說兩次:「這是你的好因緣。」

今年適逢慈濟五十八年,自省在慈濟四十八年的歲月,拳拳服膺上人教法,把握時間、善用生命;而三十八年的廣播音緣路,也讓我在空中廣結法緣。感恩因為有慈濟,在我生命的長河中,留下了珍貴的五八、四八、三八的印記。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

 

註:富樓那,全名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其長於辯才,善於分別義理,後專事演法教化,因聞其說法而解脫得度者,多達九萬九千人,故被譽為「說法第一」。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