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的一道光──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西合療之路 |
2022-03 |
企畫、主述/花蓮慈濟醫學中心中醫部
撰文/吳立萍
出版日期:2022年3月初版一刷
ISBN:978-986-06257-6-9
|

|
|
本書精心挑選了傷科、針灸科、內科、兒科、婦科的經典案例,並輔以精采的中醫行醫筆記,做了閱讀性很高的補充說明,讓大家能進一步以符合當代醫學與科學原理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對提升健康福祉大有助益的中西醫合療大要,真是醫者仁心,令人敬佩。────黃榮村(考試院院長、前教育部長)
包括花蓮慈院等多所慈濟醫療體系的醫學中心,都在推動中西醫合療且成效卓越。非常樂見終於有一本適合普羅大眾閱讀的中西醫合療專書,讓大眾以輕鬆的方式認識中西醫合療;相信未來將可更加普及並邁向國際,守護更多人的健康。────林昭庚(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
小自傷風感冒、大至腦傷植物人、癌症等,期待透過個案病患及家屬現身說法,喚起更多人對中西合療的重視和信任;讓東方的這道醫療的光,更發揚光大,給病人及病人家屬有更多的醫療選項,為「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作出貢獻。────王端正(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
|
|
 |
外傷科 |
|
 |
神奇拉直的駝背──筋骨錯位 何宗融(中醫副院長) |
|
|
 |
中醫行醫筆記:脊椎與健康+骨錯縫、筋出槽 |
|
 |
立即消腫止痛──緊急緩解運動傷害 何宗融、沈炫樞(中醫部醫師) |
|
|
 |
中醫行醫筆記:緩解運動傷害 |
|
 |
讓人好奇又驚奇的針灸──海外義診脫臼、下背痛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痺證+放血治療+小兒牽拉肘 |
|
 |
扭傷立即緩解──腳踝扭傷 陳中奎(中醫教育中心副主任) |
|
|
 |
中醫行醫筆記:腳踝扭傷的中醫治療 |
|
 |
多重療法治癒「閃到腰」──腰椎滑脫 沈炫樞 |
|
|
 |
中醫行醫筆記:腰椎滑脫的自我鍛鍊 |
|
 |
守護棒球小將──花蓮慈院運動醫學中心 沈炫樞 |
|
|
 |
中醫行醫筆記:拔罐+阿基里斯腱炎+什麼是轉骨? |
|
 |
搭配中藥金創膏癒合傷口──慢性不癒傷口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糖尿病足+金創膏 |
|
|
|
 |
針灸科 |
|
 |
中醫調理,一兼二顧──乾眼症及睡眠障礙 陳中奎 |
|
|
 |
中醫行醫筆記:乾眼症與「津液」 |
|
 |
針灸加中藥疏肝補腎──耳鳴及聽力減退 陳怡真(中醫部醫師) |
|
|
 |
中醫行醫筆記:耳鳴的原因+中藥的類型 |
|
 |
針刺治療多重病症──罕見遺傳性腦血管病變 林郁甯(針灸科主任) |
|
|
 |
中醫行醫筆記:遺傳性腦血管病變 |
|
 |
喚醒植物人──腦傷植物人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植物人」的定義+有刺激就有希望+針灸銅人的由來 |
|
 |
眼皮下垂無法睜眼──動眼神經麻痺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動眼神經麻痺──「上胞下垂」 |
|
 |
中年大嬸奇遇記──類風溼性關節炎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類風溼性關節炎──「邪氣」侵入 |
|
 |
艾灸助復健──腦出血中風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關於腦中風+中風的中醫證型 |
|
 |
「自在居」溫暖照護──阻塞性腦中風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內生性幹細胞療法合併中西醫治療 |
|
 |
緩解化療不適──惡性腦瘤 何宗融 |
|
|
 |
中醫行醫筆記:惡性腦瘤──「髓海」病變 |
|
 |
一針退燒、一灸止瀉──水土不服腸胃炎 何宗融 |
|
|
 |
一針退燒、一灸止瀉──水土不服腸胃炎
|
|
|
 |
中醫行醫筆記:中醫治療感冒+五柱穴
|
|
|
|
 |
內科 |
|
 |
中藥治療失眠、心悸、煩躁、便祕──自律神經失調 盧昱竹(中醫部醫師) |
|
|
 |
中醫行醫筆記:自律神經失調──肝鬱氣滯 |
|
 |
治療「男人的痛」──精索靜脈曲張 龔彥綸(中醫部醫師) |
|
|
 |
中醫行醫筆記:精索靜脈曲張──氣機壅塞、血行瘀滯 |
|
 |
以中藥緩解「藥毒」──緩解肺癌治療副作用 林經偉(中醫內科主任) |
|
|
 |
中醫行醫筆記:什麼是藥毒? |
|
 |
中藥緩解腹部手術疼痛──肝內膽管癌 王健豪(中醫病房主任) |
|
|
 |
中醫行醫筆記:膈下逐瘀湯 |
|
 |
「淨斯本草飲」對抗新冠病毒──新冠肺炎 淨斯本草研發中心 |
|
|
 |
中醫行醫筆記:中草藥的現代應用 |
|
|
|
 |
婦科 |
|
 |
讓女性同胞不再為「崩漏」困擾──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賴東淵(中醫腫瘤中心主任) |
|
|
 |
中醫行醫筆記:崩漏 |
|
 |
中西醫合療抗癌──乳癌 賴東淵 |
|
|
 |
中醫行醫筆記:癌後的中醫調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