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關於我的二三事
◎朵 雲
舊傘布與花裙子
父母務農,生了五男五女,我排行老八。由於農作物收成常常不好,家裏的生活相當清苦。
小學開學時,沒有錢買書包,多虧大姊用碎花布為我做了個斜背式書包。有一次,嚮往鄰家姊姊有花裙子穿,就用廢棄的舊傘布,中間挖一個大洞,套上腰際,在鏡子前轉啊轉的,自我陶醉了半天,現在想來,真是天真!
關於小時候的記憶,我的印象非常有限,也許是個性使然,凡事總習慣往前看。
長大後,嫁給了軍官。考量不固定的營區生活對孩子的成長無益,先生努力考取高中軍訓教官一職,我們才帶著兩個孩子搬到台北定居。
那時,向親友借貸十萬元,頂了國防部散戶的軍眷日式宿舍,洗手間還必須與另一戶共用。但是向來對生活容易滿足的我,婚後仍然決定做個專職的家庭主婦。
當時,鄰居年長的太太們教會我織毛衣,織了毛線衫、外套、背心,家人穿出去回來總說:「媽媽,大家都說這衣服滿有特色的喲!」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對自己動手做衣服也更有信心。
之後,我又嘗試學了洋裁,偶爾也用布裁衣服做給孩子們穿。
孩子漸漸長大後,突然有種被閒置在家的感覺,於是決定再進學校念書。我是個凡事要求完美的人,奈何考上高中夜間部後,卻因家中經濟問題而半途輟學,這成了我人生中最感遺憾的一件事。
樂活之道
喜歡寧靜卻又害怕孤獨,不知是否為老年人的共同感覺?於是,我嘗試做手工藝來填滿生活,消磨時間,也從中得到精神快樂的泉源。
因為這一分滿足,我相信只要抱持正確的人生態度,就可以把生活過得優雅,人也會因此開朗起來。
聽音樂是我生活中最大的嗜好,無論是中、西音樂或是京劇都很喜歡;尤其是京劇,什麼老生、青衣、花旦、花臉,什麼程派、余派也略知一二。
無拘無束與愛好學習新知的個性,帶領我嘗試做出許多創意的點子,譬如拼布。最初,我只是想把小小的家布置得更加溫馨,而去學習基本拼布概念;但由於布材太貴,就到附近洋裁店要人家做剩不要的布頭或碎布。
朋友知道我有收集布料的喜好,不能穿的或是破了的衣服便拿來送我。我非常珍視,並善加利用做了百衲被、腳踏墊、桌巾、窗簾等居家用品,也樂於分享給有緣人,或是作客時當禮物饋贈。
「真好!你親手做的禮物,有滿滿的情意呢!」收到的朋友常會這麼說。
我很堅持這樣的一貫作風,一來環保,二來省錢不浪費,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家即將丟棄的物品,經過再利用,彷彿又有了另一個生命。
珍藏
以前,我有剪報的習慣,內容涵蓋醫學、親子、藝文、工藝等,大約整理了三、四十本。
孩子結婚後,我有了兩個內孫、一個外孫,也把這習慣運用上來,幫他們做了許多記事本。從孫兒出生的那一刻,成長中的點點滴滴、喜怒哀樂,甚至他們的童言童語,對我來說都像是珍寶一般。
爺爺還在記事本上寫著:「奶奶的用心與構思,值得你終生珍藏。」每當他們回來探視我們就會翻看這些記事本,也從中了解到爺爺、奶奶對他們滿滿的愛。
曾經有人對我說:「你很有創意又環保,只可惜欠栽培。」其實,缺乏栽培的人比比皆是,只要你站在自己崗位上,盡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夠了。
有機會將拙作集結出版,我一則心喜,一則惶恐,為我潤稿的藥師蘇蘇說:「作品不在好或不好,重要的是您到了老年還能源源不絕地把生活妝點得如此豐富精采,珍貴的是您懂得善用周遭被丟棄的物品,再利用而賦予新價值;在垂老的時刻,能活出不一樣的春天,帶給邁入老年社會的台灣人,一種省思和光明的力量。」
因為藥師說得那麼真摯,連我都覺得自己這樣一路走來似乎值得了。感恩與慈濟結上了一個緣,但願大家因為看了這本書,而感到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