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破襪子
◎蘇芳霈
從留下一隻單獨花色的襪子開始,
到如今能搭著不同的花色穿,
或是做襪子娃娃送人自賞兩相宜。
對我而言,
它讓我了解人世的情義與再造價值的無限。

還在馬偕醫院上班的時候,淡水分院剛剛啟業,常要一早搭交通車赴淡水支援。同期的一位同事姓施,據說出身鹿港的大家族,短短的頭髮,熱心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歡她。
有一回,我的襪子在拇趾處破了洞,一整天穿在布鞋裏就是不舒服,施姓同事聽我一直叨念,就說:「我們兩個的腳差不多大,好的那隻,你先不要丟,明天我拿一隻給你補成雙。」
我感到訝異地問她:「這麼巧?你也有相同花色的襪子嗎?」
「花色不相同又何妨?穿在布鞋裏牛仔褲一拉,你不說的話,有誰知道呢?」說著說著,她拉起牛仔褲讓我瞧。嘿!還真的一隻白、一隻米黃的襪子各自穿在兩腳上,不注意看還不一定能分辨得清楚。
從前我的襪子一破,就是成雙地丟掉,丟的當下始終覺得不捨,但留著又能如何?自從聽了她的一席話之後,也開始穿著不同花色的襪子出門了。二十幾年下來,累積了不少單獨一隻花色的襪子。每當看到這些襪子,總讓我憶起曾經有過這樣一位勤儉自持的好朋友。
往往我們累積了一個陳年的好習慣,可能是因為人生路途裏一個偶發的事件,或是一個美好的情境觸發使然。
有一天,李媽媽拿著一個自己用洋蔥皮手染的紗布袋,裝了一堆自己做的襪子娃娃出現時,我驚喜地張大無言的口,望著那些可愛的小布偶發呆著。
「藥師啊!這些都是我用家人不要的襪子做的,你看漂亮嗎?」那一堆襪子娃娃裏有兔子、貓咪、小狗、青蛙、人偶……每一個都有淺淺的微笑和自在的肢體語言。
想到抽屜裏累積了多年的單獨花色襪子,看著眼前的襪子娃娃,假使也能把它們再重新利用,做出好多可愛的禮物來送人,該有多好呢!
我請李媽媽坐了下來,她又說:「其實我這把年紀了,孩子都各自有家庭不需操心,我手裏有些絕活,希望能分享給社區的家庭主婦,一來可以再利用,一來上了年紀有所寄託。」
她嘗試在公園邊的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初學班,但由於場地和時間無法配合而作罷,眼看她一顆熾熱熱的心就要被澆熄了,我乾脆與朋友組一個小班一起去她家上課。
幾個好朋友帶著簡單的針線包,像小學生一樣集合在李媽媽家樓下的院子裏,再一起上樓到她家客廳圍坐著。我忍不住跟李媽媽說:「李伯伯應該很欣賞您這巧手吧!」
李媽媽卻無奈地搖搖頭。原來,行事一向低調的李伯伯,昨晚還擔心眾人出入樓梯間,引來鄰居側目;為了這事兒,兩老意見不合,小吵了一下子。當天一早,李伯伯就出門去了。
「教學相長是好事,培養一個優良嗜好和樂趣也是好事,散播美好種子善加利用物品更是好事啊!」李媽媽聽我這麼一說,心一舒坦就笑了!
上完課要離開時,李伯伯正巧回來,我們齊聲喊他:「李伯伯好!」
第二堂課,李伯伯到樓下開門的剎那,我們都知道兩老已經和好如初了!
從前李伯伯不知道李媽媽的好,也許不該說不知道,而該說是忽略了。我們不也容易犯下同樣的錯嗎?就是忽略了眼前最珍貴、最幸福的人事物啊!因為生活上的一點點小變化,才又轉個彎得以重新審視著這分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