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也無風雨也無晴
2013-01
  筆尖下的行旅
  迎刃而解
  花獻愛
  勇敢上路
  爸,您好嗎?
  不急相親
  換個角度想
  破解風水
  後事紛爭
  一場可帶走的盛宴
  用「心」說故事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道侶叢書 / 也無風雨也無晴
  勇敢上路
◎余春芳

「小余,今天有空嗎?我把車子開過去,保證一定教會你上路……」電話那端傳來玉瑟熟悉的聲音。

「很難啦!路上車子那麼多,何況……」我找了理由拒絕。

玉瑟是我讀師專的同學,住校時睡在我下鋪,情同姊妹。畢業後,多數人都回家鄉執教,玉瑟到彰化縣,我回臺中縣服務。此後,每個人的生涯規畫與際遇各有不同,我們曾有一段日子失聯,多年後再見,她已是臺中教育大學的講師,對我的關愛仍一如往昔。

退休後,我常回家探望父母,一個星期二至三趟,因為輾轉搭車耗時又不方便,五十西西的機車,就成了最佳的交通工具。從臺中到東勢,車程大約八十分鐘,好天氣倒也不覺得怎麼樣,若遇刮風下雨,就有點辛苦。

「小余,車子是買給女兒的,她結婚了,夫家有車,我用不著,而你有需要……」玉瑟一五一十地解釋,想必是要我放心。

「沒用就報廢吧,否則還要繳稅。」我不為所動地說。

她知道我經常要騎機車回家,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來說服我。她說,雖然車齡十多年了,性能還是很好,捨不得報廢,希望我可以收下。

打從三十年前拿到汽車駕照至今,從未操縱過方向盤的我,常常夢見自己在開車;尤其提早退休,為的就是要照顧脊椎開刀的母親,每每到醫院還得勞動高齡八十的父親開車,很是愧疚;玉瑟要送我舊車,其實我內心十分掙扎,就是拿不出勇氣去嘗試,覺得自己一定做不到。

「小余,車子不能啟動了,修配廠的人剛拖走……」這天,玉瑟又打電話來,氣急敗壞地數落我一番,怪罪我為何不把車子開回家。原來,車子久未發動,電池蓄電功能會衰退。

「你真的不要,我只好報廢囉!不過,我還是想送給你。」電話那端的她,又似強迫,又似期待地等著我回應。

「你還是報廢好了,我不敢開啦!」正在準備靜思語故事教材的我,心不在焉地回答著。

放下電話筒,心裏竟有些失落;回到書本上,視覺正好停在「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這句靜思語上,心想:「是啊!每天晨光時間到原來服務的學校進行靜思語教學時,不也常常用這句話鼓勵小朋友嗎?怎麼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就失去力量了呢?」

想到此,趕緊起身撥個電話給玉瑟:「你什麼時候有空,我在家等你把車子開過來。」

當然,不是車子開來,我就能輕鬆上路,過程可說是一波三折,當有打退堂鼓的念頭時,「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就會在耳際響起。

七年了,對於玉瑟的不棄捨,有著無限的感恩,而校園的靜思語故事,我又多了「開車」的實例可分享。

 

◎勇氣,是儘管害怕卻依然行動。——美國.羅伯特.安東尼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