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無」都不執著
◎朱妍綸
其最後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無量意,四名寶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響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領四天下。
——《法華經.序品第一》
心王離妄證真,厭離三界之欲,欣一乘無為之道,亦隨出家,八識轉染成淨也。
——證嚴上人手書開示重點
薰法香筆記
什麼叫做「心王」?心王就是八識,「心王離妄」,意思就是要永遠與妄念脫離。「證真」指所證所得的都是真實法,所以能夠「厭離三界之欲」。
「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世間法裏就有三界,欲界是一天到晚在追求欲念,色界是見色心喜,想盡辦法用不法手段貪取。這些還是在有色有形的環境裏享受,如果進一步連有形有色的欲念都去除,那就是無形無色了。
當然,無形、無色還不夠,心要連無形無色都不執著,讓生活回歸一性圓明自然,處在任何環境都心無掛礙,這就是修行要達到的境界。厭離三界之欲,歡喜自在,就是「欣一乘無為之道」。
「一乘」即是大乘,大乘就是菩薩乘,自度、度人,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是謂「一乘大道」。「無為」是心不緣著外面的境界,回歸自然,無為無欲。
過去日月燈明佛住世時,八位王子隨父出家,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一性圓明的佛性,清明自在,八識所緣的一切境界、煩惱都完全去除。
「四天下」指的是通達四方、統領天下,等於是轉輪聖王。
一般國王是照顧人民的生活,法王則是統領人民的心,讓人人歸善向道。法王必定有威德,而威儀德相是從內心自修所現。向內用功,外在就有德相,自然各領天下,這就是「八識心王,各統領諸相應的心所」。
人人若能對事、對境都出自誠意,而且善惡分明,自然就能回歸心王,統攝外面所緣的一切境界。
薰法香心得
褪去華衣錦服
行入
那天參加朋友兒子的婚禮,朋友穿著一襲古典旗袍,顯得氣質高貴優雅。我好奇地問:「哪裏買到這麼典雅的衣裳?」她說:「是慈濟環保站的二手衣。」
「哇!怎麼那麼合身,簡直像量身訂做的。」
朋友轉向另一位與她身材相仿的友人說:「好看嗎?如果你喜歡,先預約,等你娶媳婦時再移交給你。」
「我也要。」「我也要。」
此起彼落聲在婚禮的會場響起,人人歡喜洋溢。
惋惜的人是我,因為身材和她們差距太多了,所以無法承襲那套惜福回收的名貴衣裳。
領悟
年輕時很愛美,美麗的誘惑宛如磁鐵般深深吸引我。假日時,逛百貨、買名牌服飾是放鬆自己的藉口。回到職場後,還迫不及待地向同事亮相一番。
有一陣子,如何裝扮自己的話題就在下班後延續,最後,服飾店的老闆娘索性利用假日,將各種款式服飾帶來給我們試穿!
回想當時的我,根對塵的染著竟是如此深著,如膠漆般地固著於心地!
什麼時候才猛然回首,洗去塵埃的呢?是穿上慈濟那套「柔和忍辱衣」之後。
這不是說自己修行的功夫已經到達何種境界,而是受到環保菩薩簡樸的身形所感動,每次看見環保站裏一群惜福的人,天天歡喜無所求地做資源回收,內心就有一道聲音響起:「遠離欲望,走向內在的清明。」
上人開示,「心王」就是「八識」,當修行修到根對塵而不會生起妄念時,才能「離妄證真」,回歸一性圓明自然。
開始省思,我的心應該放在哪裏?在不斷昇華的大愛裏,在付出無所求的慈悲裏,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
再次回到慈濟惜福環保站,看著環保志工為大地生生不息而前進的力量,看著響應者世代交棒的無私奉獻,終究明白——不再追尋那空無幻化的虛榮,而是要找回真實的行動,才能漸次走上無為無欲的覺悟大道,不再飄零於三界風塵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