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討厭也無怨
◎朱妍綸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
——《法華經.提婆達多品第十二》
由提婆達多逆增上緣知識,助因修緣果圓滿,善知識有因緣,是人益我菩提之道,名增上緣;順逆增緣知識,必具有大因緣。
——證嚴上人手書開示重點
薰法香筆記
佛經中的提婆達多是佛陀的逆增上緣,無論是善是惡,只要是來成就我們的道業,無不都是善知識。
人與人相遇都是有因緣的。彼此相見歡喜,事事都順從,這是善緣;如果彼此不善,看見別人受到讚歎,不只不歡喜還生出嫉妒,這就是逆緣。
不論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人,對我不諒解、對我不歡喜、看我不順眼,為了要修行,我都無悔無怨,還是感恩對方,藉著這個緣來成就自我,讓我的心鍛鍊出在逆境中甘願接受。
提婆達多這個逆增上緣,佛陀將他當作是「助因修緣」,成就自己很快因圓果滿。有時候處於太順遂的環境,也會沈迷下去,因此要有惡劣的境界現前來警醒,這是助益我們成就菩提道。
薰法香心得
透視內在的提婆達多
行入
從小求學一路平順,卻有著完美主義的性格,工作總是竭盡所能,要求自己做到滿分。剛入職場時,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認真與積極的做事態度,贏得了長官的青睞、好友們的讚美,不自覺跨越到他人的事務領域,還覺得自豪,結果造成別人的壓力與不悅。
當時,有位同仁為了工作量太大而向主管反映,我卻自告奮勇願意承擔,不料對方並不以為然,還嚴辭拒絕,眾目睽睽之下,潑了我一桶冷水。
雖然那時我選擇向對方道歉,但是心中卻是久久不能釋懷。
兩人同在職場一年多的時間,互動總是冷冰冰。直到我遇見慧命的良師——證嚴上人,聞法之後逐漸明白,我的內在也有一個提婆達多,不知不覺傷害了他人。
領悟
提婆達多是釋迦族的王子,佛陀的堂弟、阿難的兄長,他仰慕佛陀而隨佛出家,根據經典記載,後來他犯下五逆重罪,破壞僧團、背叛佛陀,是一位極為負面的人物。但是佛陀感恩提婆達多,稱他為逆增上緣的善知識。
反觀自己,因為處於順遂的環境裏,所以待人處事難以真正「設身處地」、「推己及人」,也難以開展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提心境,才給自己惹來煩惱。
如何透視內在的提婆達多,認清生命的本質,也就是在「助人為樂」的境界中,還能「設身處地」地體貼對方?在「付出關懷」之中,還要「真誠謙卑」地感恩對方,將這些道理身體力行,這實在是自己所應修習的人生功課。
爾後,展讀《慈濟月刊》,讀到「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一詞,開始學習感恩生命中走過的每一個境界。任何境界,無論是好與壞、善與惡、歡喜或怨懟,都是滋長慧命的養料。
回憶從前,感恩那位同仁「益我菩提大道」,鞭策教誨無知的我。如今,學習在人與人的相處中,去除內心的昏亂、瞋恨、愚癡;明了沒有埋怨、沒有迷惑,只有感恩再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