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為與無所為
◎李文殷
從禪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
謂菩薩習諸法,開發無量智慧,通薰法香筆記達甚深法義,於佛知見自然明了,心心寂滅住持不動,是為菩薩安住佛境。
——證嚴上人手書開示重點
薰法香筆記
人生如夢,人生如戲,要如何才能回歸真實的人生?不是夢,也不是戲,是自己能安排自己;不是在夢幻中的人生,也不是讓別人安排好的劇本,是自己知道該怎麼做,做一個認識自己生命價值的人。
回歸真實人生,就是要了解無形的道理,進行有做為的人生。認識生命的價值,為人群付出,回歸到發菩薩心。菩薩的任務,就是要在苦難眾生群中去付出,「自然明了」,知道要如何去做。
有所做為,但是付出無所求,從「有所為」的事相,回歸到「無所為」的真理。前一念心,已經做過了,就無罣礙;後一念心不起,沒有想要得到什麼樣的回報,連好因、好緣、好果都不去想,那就是「心心寂滅」。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苦既拔已,只是一心想為對方說法,使其能在迷茫中醒覺過來,能夠了解苦、集的道理。要到達佛的境界,就要通達甚深法義,要開發無邊無量的智慧,即是要通達此一道路——菩薩六度萬行。
薰法香心得
堅持自己來
行入
她把雨傘當助行器,慢慢地一步一步把回收物拿到環保點。遠遠看到她,我就主動表示要幫忙,但她很堅持要自己來,說是要當成運動,分類後還一直道感恩。
關心她吃飯沒?她笑一笑說吃飽了。離開時,還不斷地說:「有環保點回收,讓大家方便,功德無量、功德無量。」
看著她慢慢走回家的背影,想到以前,並不知道她是自己一個人住。雖然同住在一條街,卻少有互動,直到有次見她發不動機車,上前去幫忙。知道她還沒用早餐,便幫她去買,還請機車行老闆來處理故障的機車。
自從那次開始,我們遇見會打招呼,互動也變得更頻繁。
有一天突然下起暴雨,雨瘋狂一直下,就像是用倒的。水溝滿了,不久街道也開始積水,雨還是沒有停,反而下得更大。想起她住的地方地勢較低,很擔心她的狀況,等雨停後水稍退,趕緊到她家探望。
她呆坐在椅子上,無奈地看著雨水排不出去。經她同意後,我馬上拿起水桶、掃把、畚斗,一桶一桶把雨水往外倒。之後,原本不做環保回收的她,開始把家中回收物拿到環保點,還會幫忙勸說左鄰右舍一起做環保。
看著她天天把回收物拿到環保點,不禁體會到要時時關心身旁每個人,因為只要用心付出,不但可以為自己種下善因善果,還能影響他人同行善事。
領悟
大家都說娑婆世界是堪忍世界,但它也是成就菩薩的好地方。害怕是因為沒有方法,而真正的方法在於無私為眾生付出,助人是人生核心價值。只要心寬念純,時時抱持著慈悲心,做不請之師,只要有因緣就布施,不論遇到是好因緣或是惡因緣,都要用心把善種子種下。
善惡日日都在拔河,學佛就是要讓自己有道路可以明心見性。自己體會後不能獨善其身,因為只要鬆懈,惡的力量就會增加,我們需要更多善能量。若要生生世世安樂行,善的力量一定要源源不絕,而善的力量就在人群中,唯有入人群、行六度才能自度度人。
日常生活中有太多人、事、物,值得我們去學習,尤其學佛者一定要培養慈悲心。眾生有困難要幫忙解決、眾生有苦要盡力去拔苦,眾生要付出行善,也要好好接引。當事情圓滿時,不僅能利他,自己的福緣也會不斷累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