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65期
2013-1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65期
  十三日 以法相繫,莫以情牽絆

◆11‧13《農十月‧十一》

【靜思小語】世俗情牽牽連連,如麵線一拉就斷;清淨法親情,堅韌不斷。

力行慈悲

清晨,大愛臺節目一部經理靳秀麗師姊,帶領同仁分享製作節目的心得;上人肯定同仁們的用心,期許節目和新聞配合,做到報真導正、安定人心良能。

座中有同仁分享,過去為了祈福而吃素,來到慈濟後參加志工早會,深有體悟,能以正確的態度茹素,也向人推廣。上人言:「素食有益身心健康,茹素也能培養慈悲心;但空有慈悲心卻沒有實行,也只是『有名慈悲』——徒具慈悲之名而已。唯有深入法,才能真正體會道理、身體力行。」

身在平安有福之處,得以安然聞法,上人教眾要把握此殊勝因緣,人心平靜、有定力,就能產生智慧。

有同仁感於部分媒體報導食安事件偏頗,以致人心不安,故努力尋找相關資料、訪問專家學者,希望能以科學數據、醫療知識,為大眾「報真導正」。

上人表示肯定,勉眾把握時間,分秒都要用於利益眾生、淨化人心。「報導人間事,要引導觀眾深入思考、建立正確觀念。若能運用智慧體會天下人、天下事,就不致陷入無明惶恐。」


以法相繫

與環保志工談話,上人致勉:「要提起『覺有情』的菩薩長情,以法相繫,締結堅韌不斷的清淨法親情誼;而非如麵線般牽牽連連,稍微一拉就斷了的世俗情。」

大家為大地、為人群付出心力,上人期勉更要聞法入心,增長智慧。「心中有法,面對人生困境才能『有法度』。」

臺北七十八歲的環保志工林翠枝阿嬤,歷經丈夫、女兒相繼罹癌往生的傷痛,兒子亦患淋巴癌,前年發現自己也罹患癌症……重大打擊接連而來,卻沒有打垮她的心志,在媳婦接引下投入慈濟環保志工行列,並且到孫子就讀的國中學畫。

畫畫豐富了阿嬤的生活,帶給她快樂、能量和成就感。有人問她,如何能從病中恢復?她分享:「心放寬,轉移注意力,常與慈濟人在一起,就會忘記自己生病。」

上人以此為例教眾,心中有「法」,就能度過重重難關;具正知、正見,心靈健康,這樣的人生最快樂。

「常懷感恩、付出愛心,就能啟發人人心中的愛;社會上人人發揮愛,家家戶戶就能平安。若人心缺乏正知正見、心靈無明、浮動不安,社會亦無法安定。」身處浮動、雜亂的社會氣氛中,上人教眾穩定心緒,用智慧明辨是非。

「心靈財富取之不盡,擁有富足人生,要知足、惜福,進而付出有形物資助人。」

此時菲律賓的苦難人正需要人間菩薩救援,上人勉眾凝聚愛心力量,把握因緣發揮菩薩大愛。「我的心、你的心、他的心,合而為一;凝聚一分造福人群的心,才能消弭災難,讓居處平安。」


有法能度

「無罣礙、無執著,付出無所求當然很好;但倘若智慧的法沒有進到心靈裏,所造的只是人天福,所結的是來生緣。雖然和很多人結了好緣,但是沒有法,來生要如何度眾生?」

與北區志工開示,上人期勉:「今生積存法資糧,來生才能以法度有緣。自身聞法理解且蒙受法益,也要時時分享,讓人人同受法益,為自我來生積道糧。」

馬來西亞慈濟人響應「晨鐘起,薰法香」,認真精進引法入心,且啟動「百萬好菩薩」招募行動,不分宗教、種族,無人不度、無處不在,果然招募到許多願意長期行善的會員。

上人勉眾以恆常心薰法香,自度化人。「清淨智慧就像照亮心地的燈火,只要點亮一盞盞心燈,就能照亮菩提大道,讓大家安穩前行。人人堅定道心、聞法力行,就能回歸與佛同等的無上智慧,讓人間菩薩『一生無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