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80期
2015-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助人線上
  人間問路
  慈善臺灣
  慈濟道侶叢書書訊
  祝福快遞
  草根菩提
  人文教育
  人醫之愛
  晨鐘起薰法香
  生命的禮物
  晶瑩童心
  百川歸海
  衲履足跡
  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80期
  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誠正信實,步步踏實



2.25~26《農正月‧初七至初八》

【靜思小語】待人要「誠」,行事要「正」,為人要「信」,踏「實」做事。

 

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早會時間,上人開示,身體會隨著自然法則老去,心境要永保年輕;「身心健康,才是人生之福。」

慈濟人發心立願,珍惜、把握每一次付出機會,為大地人間貢獻心力。二月四日復興航空班機失事墜落基隆河,臺北慈濟人以臺北三重志業園區、內湖聯絡處與汐止聯絡處,作為主要熱食供應點,動員一萬多人次準備熱飲、熱食,以及毛毯、圍巾等禦寒物資,接連九天在基隆河畔陪伴家屬、照顧搜救人員,到醫院關懷傷者、到殯儀館助念……

「慈濟人無畏氣候寒凍,不分白天夜晚,付出無所求;不求感恩,只願減輕災難造成的傷痛,膚慰破碎的人心。」上人感恩大家無怨無悔、不離不棄,陪伴苦難人走過艱辛路。

慈濟成立將近四十九年,受到眾多肯定、支持,也有關切、批評之聲,甚至誤解、質疑。無論如何,志工仍堅持「對的事,做就對了」,心靈輕安,對外無諍。上人對此表示不捨又感恩。

「慈濟人務必做到凡事如法,心存正知、正見。照顧好身、口、意,以誠以愛與人互動,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誠之情誼』。人心安定,社會才能祥和平安。」

無私付出,通達大我

與新加坡慈濟人座談,上人期勉開闊心胸,透視天下事。「慈濟事,是全球慈濟人所成就;不只是某一個我,而是整個『大我』。要聞法,也要親身投入付出;將理與事融會貫通,就能通達大我。」

上人強調,「慈善」是慈濟的根,應加強落實「人人慈善」。「發菩薩心,走入人群付出,眼界愈來愈開闊,生命會更有價值。社會上善心善行愈多,人人才能平安。」

在座有多位企業家,上人期勉,莫只為事業而鑽營,應提起清淨智慧為人群付出,體會生命意義。

「我行我素,容易彼此衝突、相互傷害,累積共業。待人要『誠』、行事要『正』、為人有『信』、『實』在做事。能腳踏實地、誠正信實地把事業做得成功,就是『實業家』。」

上人邀請大家力行菩薩道,感受人間最可貴的真誠之愛。

心志堅定,態度柔軟

波札那共和國(Botswana)位在非洲南部,鄰近南非,面積約臺灣十六倍大,人口兩百多萬人。由南非德本本土志工、約翰尼斯堡志工及賴索托陳美娟師姊組成的「南非跨國關懷」團隊,去年十月開始到波札那帶動慈善;大家無畏長途奔波辛勞,把握因緣接引當地志工。

去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團隊來到首都嘉柏隆(Gaborone)最貧窮、高犯罪率的歐納雷迪社區,訪視需要幫助的家庭後,邀請居民來到警察局旁的大樹下,認識慈濟團體。

分享進行到一半,忽然烏雲密布、雷電交加,眼看快要下雨了,志工趕緊商借一旁的洗車棚繼續。過程中,一位大漢突然進來咆哮,慈濟人耐心說明,邀請他一起參與。了解慈濟是行善的團體,遠途來關懷自己同胞,這位先生為之前的失禮向志工道歉。

「這一群閃亮的『黑珍珠』,讓我疼愛入心!」二十六日早會,上人讚歎南非志工面對不好的聲色,仍以柔軟的語言、親切的態度解說,終於感動惡聲惡氣的大漢。

「因為堅定付出的心,加上柔軟的態度,非洲菩薩在克難的環境中,鋪出一條美好的道路,他們是苦難世界裏閃閃發亮的希望光芒!」

南非團隊跨國關懷目標,除了濟助貧困,最重要的是啟發人人的愛,帶動人與人之間相互幫助。上人說明:「物資總有用盡時,唯有啟發當地居民的愛,才能就地、及時且長久地幫助苦難人。」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