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4期
2012-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東日本大震災周年記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花蓮
  草根菩提
  人文教育‧馬來西亞
  聞思修
  喜樂證言
  聞思修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二年二月)
  聞思修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4期
  素樸濟生

在震撼人心的唱誦聲中,慈濟第三十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三月十一日在花蓮圓滿落幕。這一天也是東日本大震災屆滿周年,法會更別具意義,祈願以懺悔清淨心,祝禱人間祥和無災。

驚世的災難,須有警世的覺悟,地震、海嘯、核災的「複合式災難」,提醒世人應戒慎虔誠,莫讓心念被無明黯覆,莫任貪念操縱科技。證嚴上人即提醒大家:「為自己的平安、為天下的平安、為下一代的平安,現在應該調和人心,回歸到樸素、健康、純真的生活。」

如是的呼籲,從早年的「心素食儀」延續至今。去年二十六場經藏演繹,廣邀大眾齋戒入法、懺悔淨心。參與者有數十年「無肉不歡」的成年人,亦有小小年紀就發心護生的小菩薩。他們為入經藏茹素,不僅避免殺生造業,也遠離了肉類殘留毒素與禽畜傳染疫病的危害,身心兩蒙其益。

而日本在去年大災難後,民眾生活也有很大的轉變。政府關閉核電廠,舉國上下共體時艱,全民省電。商店不開霓虹燈,企業調整上班時段,避免夜間工作。以較少的能源,維持國家社會的運作。因此,清淨安全的「非核家園」並非不可能,先進國家如德國也已朝此方向努力。

慈濟提倡的齋戒,與日本民眾災後的節約,證明了人類所需的物質與能源,其實不如一般想像的那麼多。不吃肉、少用電,不作無謂的消費,依然能享有良好生活品質。若能進一步付出助人,更能找到快樂的源泉。如同有些日本受災鄉親接受慈濟人的關懷後,走出陰霾,成為「元氣」志工,日子過得自在充實。

歷史告訴我們,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但依賴或濫用科技,並非人類之福,甚且危害眾生。如同大船師掌舵,把握正確方向,可度百千萬眾至彼岸;若心念不專不正,航向偏差,則有船沈人亡之虞。

在此科技發達,但人心迷茫的時代,我們尤應認識到素樸濟生的重要。經藏演繹的法會已感動近三十萬人,至今法音猶在許多人的心中繚繞,現在正是在生活中落實儉樸齋戒的契機,如此「一切眾生得安樂」的人間菩薩心願才有希望實現。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