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大愛感恩在四川
尊敬的證嚴法師
及全體慈濟志工們好:
震驚世界的「五一二」大地震,定格在「兩點二十八分」;親人逝去、家園被毀,上萬間房屋成了廢墟、數萬鮮活的生命被死神吞噬;帶給德陽人巨大的災難和無盡的傷痛。
陰霾籠罩在這裏、恐怖籠罩在這裏、一片片哭聲和哀悼籠罩在這裏,德陽人永遠不會忘記那不堪回首的一幕。
然而,大難無情人有情,大災過後有大愛。四面八方的援助、慈濟人溫暖的大愛,使德陽從悲痛的陰影中走出來;當我們提起這枝筆時,腦海裏湧現出許許多多您們在德陽的援助事蹟,千言萬語匯成兩個字——感恩。
慈濟在四川援建了十三所學校。為了安全,慈濟人在學校施工過程中一絲不苟、嚴格把關;大到建築材料的檢驗、外觀的美感,小到陰角、陽角的線條,都是那麼嚴格謹慎,不放過任何細節。得知志工們自費自假,千里迢迢從台灣而來,我們和所有施工人員都被感動了。
災後兩年,慈濟援建的美麗學校建築昂然屹立:一棟棟整齊美觀的教學樓、一間間寬敞明亮的教室,還有潺潺流水、綠樹成蔭的校園環境……看到孩子們坐在舒適的教室裏,聆聽臺上老師講課;坐在古銀杏樹下朗誦著唐宋詩詞;在潺潺流水間閒情信步……我們心中充滿感激。
二○一○年十一月十九日,在什邡洛水慈濟中學舉行的「五一二災後援建工程集中交付啟用儀式」上,什邡市市長李成金向慈濟王端正副總執行長贈送「感恩石」 ——這不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它代表著一百萬名德陽人的感恩之情。
災區人民永遠都會記得,由證嚴法師創辦的「臺灣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一個傳播大愛的集體、一個崇高而偉大的名字。
您們時時刻刻惦念著災區,從災區民眾臉上的燦爛笑容,我們看見這分大愛和無私的付出,為德陽帶來了和諧與安寧。
從大地震到泥石流、從嚴寒冰凍到颱風海嘯、從南國之疆到東海之濱、從台灣海峽到川西川北,處處都留下慈濟善行義舉的足跡,這就是「將愛傳遍世界、以感恩回報社會」的大愛精神。
這精神代表著感恩時代的來臨,它將世代傳遞。藍天和大地同在,高山和大海同在,世界和大愛同在,大愛和災區人民的感恩同在,慈濟善舉和歷史長河同在。德陽人衷心感謝您們!
德陽 李晶、夏冬恩
說好話的隨機教育
農曆年前,上人感冒好幾天了,說話聲音沙啞,志工早會開示時,偶而還夾帶咳嗽聲,讓人非常不捨。
提及各國慈濟人陸續展開歲末發放,為照顧戶義診、義剪,還準備了豐富的物資致贈,上人說著說著,歡喜表示:「看到大家無私的大愛,我很歡喜,雖然聲音很難聽,卻不能不說!」上人笑稱自己感冒聲音不好聽,但所說的都是好話。
蘊含隨機教育的話語,發人省思——最怕的就是我們說話好聽,卻不說好話;身體健康,又不做好事。
即使有病在身,上人也沒有休息,天天提醒弟子:「每一天我們都在寫自己人生的歷史;一定要把握時間,分秒不空過。」讓我們一起發願多說好話,多做好事,多結好緣;更祝福上人法體康泰,領眾濟拔蒼生,讓更多苦難人得救。
花蓮 謝麗華
做、教做、陪做、一起做
「能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才是真正成功而偉大的人生。」這句《靜思語》印在我的第一本訪視個案本首頁,非常契合我想深入訪視領域的心境。
《禮記‧禮運篇》云:「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上人的生命為眾生所用,我也希望自己的生命能為慈濟所用。
今生能接觸慈濟、參與慈濟,使我有機會見苦知福。從《父母恩重難報經》中,領受佛陀禮拜路旁枯骨的教誨,我感恩這輩子能有機會跟原本不認識的人結緣,或許這些接受我服務的人,正是我前世的父母親人也不一定。
慈濟歌曲「人間有愛」歌詞:「一顆心裝滿愛,風再大不飄搖,學會把肩膀借別人依靠。」這顆心必須是真心,才能以動人的愛使人「信賴」,陪伴他人打開心門,解開心事困擾。
訪視是一大學問,有經驗的志工要如何「傳」?新進的成員要如何「承」?我的心得是——訪視的當下,必須客觀而深入;傳承的當下,則要學習自作歡喜、教作歡喜,以及見作歡喜。
慈濟志工的傳承,不離「帶他做、教他做、陪他做、跟他一起做」。我相信,若能朝此方向精進學習,就是「守住本分、扮演好角色」的良好展現。
台中 楊媽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