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一至十二日 啟發愛,帶動善

4.11~12《農二月‧二十三至二十四》
【靜思小語】愛與善,是人生最寶貴資產。
慈善路,舊法新知
慈濟歷史上的今天——一九七七年四月十一日,花蓮瑞穗火車站前一家理髮院失火,火勢延燒整條商店街,共有七十九戶、三百多人受災。
當時精舍還沒有裝設電話,瑞穗慈濟委員陳初妹打電話聯絡靜慈,靜慈師姊再告知精舍;當天下午,上人親自搭火車南下勘災。
受災民眾財產付之一炬,戶口名簿等資料也都毀於大火,慈濟人緊急造冊、連夜籌備物資。隔天,上人會同三十多位委員重返災區,依各家人口提供救助金與物資,總計發放二十萬五千元現金,以及兩千斤白米、七十七件棉被、三百零九件衣服、一千九百六十五包速食麵……
「當時委員人數很少,花蓮市、瑞穗鄉、玉里鎮等地慈濟人都投入。這也是慈濟從過去延續至今,及時、直接、重點的救災方式。」
早會時間,上人回顧這段歷史,表示為了賑災,許多慈濟委員緊急捐資;而瑞穗委員林秋英也是受災戶,仍全力投入賑災工作,感動許多受災戶紛紛加入慈濟,讓瑞穗地區會員增加許多,也有人後來受證委員,積極投入至今。
二○○九年莫拉克風災中,高雄潘機利先生經營的商場嚴重受災,看到慈濟人在災區發放熱食、慰問金,以及證嚴上人慰問信中一句話:「平安的人,要去幫助苦難的人。」激發他沈睡已久的善心,從此篤定「慈濟」為人生方向。
過去人生以賺錢為目的,加入慈濟後他人生觀念改變,也戒除菸、酒、檳榔等習氣;親友與員工看見他的改變,不少人跟著一起投入慈濟。
大哥潘順良在志工培訓課中,恭讀「慈濟十戒」,驚覺自己種了幾甲地的檳榔樹,獲利高卻危害健康,毅然決定砍除、改種香蕉;希望以身作則,成為子孫學習的好榜樣。
「心念一轉,好事連連!」上人肯定潘機利師兄一人轉心念,帶動家族十多人投入慈濟,善的循環持續延展,匯成一股大愛能量。
共生息,人心教育
屏東離島小琉球近年湧入大批觀光客,垃圾激增;最近因地方政府預算不足,八百五十噸垃圾堆積島上,無法運回臺灣處理……
雖然小琉球慈濟志工不斷推動資源回收,上人嘆言,少數人難以解決整個環境的大問題。「垃圾問題如何解決?辦法就在人人的觀念與行動上——要教育人人自愛愛人、敬天愛地。」
上人強調,自愛、愛大地,力行環保,就不會恣意浪費、製造過多垃圾;觀念與行為回歸簡樸,才能減少垃圾、減輕環境污染。
因為濫捕及氣候變遷,美國西部沿岸沙丁魚數量十年來急遽減少,僅剩一成,當地政府打算全面實施禁捕令。
十二日早會,上人以此新聞開示:「生活在同一片天、同一片地,要有『萬物共生息』的觀念,視一切眾生皆平等,尊重其生命。人類恣意獵殺動物、破壞生態,最終反害己身。」
人生有許多不由自主的無奈。上人表示,苦,來自人心匯集煩惱。「了解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滅除苦因,就能踏上覺悟之道。」
無明一起,人禍天災顯現,將為人間增添不安、製造苦難。上人教導:「境界來時,莫怨天尤人,要用正向心態面對每一天,努力發揮良能利益人間。」
人醫愛,拔苦無求
「慈濟人醫會第三屆臺灣論壇」十一、十二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行,全臺一百三十二位醫療相關志工參與,相互交流,精進醫術,堅定初發心。上人於圓緣典禮中,回溯一九七二年在花蓮市仁愛街成立的「慈濟貧民施醫義診所」,可說是慈濟人醫會的前身。
「當時花東地區醫療缺乏,前來求診的人很多,都是衣衫襤褸的貧苦人。出於一分至誠之愛,省立花蓮醫院多位醫師、護士利用公餘之暇,每週兩次協助義務服務,也常下鄉義診……」
而今,慈濟人醫會成員遍布海內外,平日上山下鄉,或跨海到離島服務,也踴躍參與國際賑災,到最需要的地方付出。上人讚歎:「無私付出、救苦救難,愛病人如同愛自己親人一般;這分愛不為私利、沒有人我分別,是『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的真實大愛。每一位都是人間的大醫王、佛菩薩!」
身有病痛不由自主,或是心靈受煩惱纏縛難以解脫,都是人間之苦。上人籲眾,把握健全的身體廣施大愛,救拔眾生之苦,醫病也醫心,成就溫馨美好人間。
單純心,善能破災
一九九九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過後,面對嚴重的傷亡災情,上人悲極無言;幸而臺灣充滿愛與善,各界愛心踴躍幫助受災鄉親安頓身心,慈濟也在兩年多內重建完成五十所希望工程學校。
「那時認養眾多學校,大家擔心資金不足;但我擔心的是教育斷層,所以無論有無資金,毅然承擔起來。很感恩慈濟人在社區奔走募款,民眾也樂於響應,不到三年就克服萬難,把學校全部建設起來。」
上人表示,臺灣有充分的愛心與善心,是最寶貴的資產。「面對天災,只要人心有愛,很快就能撫平受災悲痛。但是,心靈災難就不同了——人心無明,是非不分而對立、爭執,可能引發悲慘人禍,比氣候災難更嚴重!」
常言「一善破千災」。上人表示,慈濟近五十年一路走來,秉持「普天三無」信念,希望維持人心純淨無染,以單純心不斷啟發善與愛。
「五濁惡世多苦難,如何凝聚更大的善心善力救苦救難?必須信受奉行佛陀教導,建立穩固的信心、深廣的大愛,才能帶動他人共同以愛造福人群,消弭天災人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