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至二十九日 心靈播種
◆1‧28~29《農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六》
【靜思小語】期待心靈土地有什麼樣的收穫,就要先撒播什麼樣的種子。
精進人生,止於至善
隨著春、夏、秋、冬四季變化,植物從萌芽、成長茂盛到枯萎,春風吹來再啟新生;人生於世,亦不離生、老、病、死的過程,身軀難免老邁、凋零,精神卻能不斷傳續。
宜蘭楊中喜師兄昨日往生,在家人的陪伴、祝福下,依其遺願回到花蓮慈濟大學成為大體老師。楊師兄投入慈濟二十年,承擔過慈誠中隊長、精進組,帶領當地慈濟人訪貧、照顧孤苦;後來加入人文真善美志工,負責攝影;羅東聯絡處興建過程,師兄還義務提供自家經營的實木建材,為建造慈濟社區道場出一分力。
早會時間,上人緬懷這位貼心弟子:「楊居士一生為善盡孝、對手足友愛、對法親以身作則帶動,實為人生典範;如今獻身作大體老師,安住於菩薩慈悲願力,精進不退轉。誠摯祝福他『快去快回』,續行慈濟菩薩道。」
臺中人醫會志工李仁宗醫師,幾天前因肝癌往生,同樣作大體捐贈,為慈濟大學培育良醫。上人讚歎李醫師發現罹病後,仍分秒不空過,四處關懷、鼓勵癌友。
接連兩位慈濟人往生,上人流露不捨之情,然亦寬慰於兩位弟子生前盡心力行菩薩道、為人群付出,人生最後捨其身軀作醫學教育,延續救人的使命。
「期待大家從人間生死輪迴的自然法則中,了解生命的大意義,珍惜每一個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把握今生每一個當下,扮演好人生舞臺上的角色、用心寫好未來的人生劇本。」
打開心門,救心救世
印尼國策顧問暨農漁業總會主席一行人參訪慈濟,於精舍志工早會後,與上人座談。主席是天主教徒,提到他三年前閱覽《靜思語》後愛不釋手,請購多本致贈親友,故對慈濟精神了解且非常肯定。
全球海洋嚴重污染,印尼是全世界最多群島的國家,漁民生計因此受到重大影響。上人表示,全球倚靠海洋維生的國度皆存在相同問題,要恢復海洋生態,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就像人類的心理會影響生理,海洋生物被人類濫捕、再加上生態被污染,都會影響其生理。假如陸地上的污染不要再滲入海洋,並減少濫捕,假以時日,相信終能使海洋生態恢復。倚靠海洋維生者,可轉為從事海洋淨化與海藻產業等等,有助海水清淨,又能維持生計。」
極端氣候影響全球農糧產量,糧食危機迫在眉睫。上人表示,印尼農業的天然條件優良,若能大力發展農業,對世界糧食供應有莫大助益。然而現在農業國家大多力求發展工商業,鄉村都市化的結果,使農耕地大幅減少,已可預見未來全球糧食短缺的危境。
「現代人過於短視,只求眼前的利益,不顧長遠的未來,令人擔憂。所幸世間仍有不少志同道合者,願意打開心門,不只為個人、為家庭、為事業,而能宏觀天下,為大地、為人類付出。」
上人重申慈濟的宗教觀,是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就如醫療,無論中醫或西醫,都能治人之疾、救人之命;人類心靈,也需要宗教的依歸。所有正信的宗教,不只是救人、救心,還要救世。」
四大志業,大愛為本
從「克難慈濟功德會」起步,憑著所有慈濟人一分無私大愛,有志一同、合和互協而眾志成城,已走過近四十五個年頭。基金會董事會議中,上人指出,慈濟所有志業都由「慈善」延伸,要加強臺灣本土的慈善工作。
「四大志業以慈善的大愛為本,才得以成就。對於臺灣貧、病、孤、苦、急難者,當盡力幫助、優先照顧。」
對於醫療志業,上人期盼大家將慈院具有真誠之愛的醫療人文廣為推展,恢復醫療以慈悲心搶救生命的神聖使命,莫流於商業行銷而自我貶低。
教育是與自己的家庭、下一代息息相關的問題;現在社會大環境使教育難以施展,上人為臺灣未來擔憂,慨嘆若是放任、放鬆了教育責任,未來人間將成為「阿修羅世界」。
在師長用心教導下,慈中、慈小學子們落實生活教育、展現人文風範。上人期許老師們更用心了解慈濟,建立良善的學習環境,啟發學子關心人間、關心地球、關心生態。
至於人文,上人敦勉慈濟人在全球每一分秒所做,皆是為人群、為社會、為地球的付出,成就真善美的歷史。
媒體良能,教育使命
慈濟大學王本榮校長帶領教育志業體同仁,參與二十九日志工早會。上人談及現今社會媒體發達,若以「刀」為喻,其功能可以像醫師的手術刀,拯救病患;也可以像菜刀,幫助廚師烹煮菜餚;但若不運用於正途,則深具殺傷力。
「孩子的心靈就像一片土地,期盼有什麼樣的收穫,就要先撒播什麼樣的種子。若老師能以農夫自許,引導有志投入媒體工作的學生,以『播撒愛的種子於天下』為宏願,這分作育英才的意義將更加深遠。」
上人期勉教育工作者,秉持「慈、悲、喜、捨」的清淨之愛施教,把愛傳播於天下,就能營造淨化、安定人心的大力量。
述及印尼西爪哇垃圾山居民,翻找垃圾堆裏的廚餘餬口,上人慨嘆:「這樣的人生不是天方夜譚或在他方世界;也不是古老久遠之前,而是此時此刻在我們的世界。儘管改善垃圾山居民生活困難重重,但人間菩薩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不畏艱難為人間拔苦予樂。」
歡喜茹素,有志一同
午後,花蓮慈濟醫院總務室張世寰主任,帶領供膳組、警勤組、財務處、資訊處等同仁,向上人辭歲拜年。
上人感恩供膳組同仁們經年累月提供口感佳且營養的素食,讓來訪者歡喜茹素。「素食與環保息息相關。若能減少畜牧,對改善大地和空氣污染,大有助益。不只是在慈濟團體裏推廣素食,還要積極向外推廣,才有辦法改變全球生態。」
上人表示,儘管自身之力微小如麻雀沾水欲撲滅林火般,仍甘願付出;願同仁們都能有志一同、為後代子孫著想,「廣行環保」讓未來的地球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