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寰宇慈濟

【紐西蘭】
強震侵襲基督城
物資賑濟安人心

「地震發生時到處混亂,我驚慌害怕,心中只想要趕快接女兒離開……」二月二十二日,位於紐西蘭南島的第二大城基督城,發生芮氏規模六點三淺層地震,在市區打零工為生的黛卓(Deidre Brady),因公司倒塌、家園受損,人生彷彿經歷一場浩劫。

這已是五個月來,當地發生的第二場大地震,中央商業區多棟大樓遭毀,道路如波浪般扭曲,國際機場一度封閉,共造成一百六十六人死亡、兩百人失蹤,著名的地標基督城大教堂螺塔受損,就連兩百公里外的塔斯曼冰河也因強震而崩塌,是紐國八十年來最慘重的天災。

災後第一時間,北島慈濟人跨越一千多公里前來勘災,與當地政府協調待援區域,並連日在奧克蘭、漢彌頓等地展開街頭募款募心,希望匯聚點滴善款援助災區。

首次發放於三月十二日舉行,地點位於重災區的救世軍阿蘭伊(Aranui)社區中心,提供一百三十二戶受災民眾紐幣一百元現值卡、環保毛毯、生活包及家庭醫藥包等物資。

阿蘭伊社區貧民聚集,災後多數民眾房屋傾頹,暫時棲身於收容中心。居民凱瑟琳(Cathlen)慶幸自己並未受災,主動加入志工行列,她說:「能幫助需要幫助的同胞,是件很好的事。」

下午一點發放前,社區中心已出現長長人龍。九歲的特伊(Troy)和哥哥陪著母親前來領取物資,他天真說著:「地震發生時,我和同學正在操場玩耍。突然地上噴出好多泥漿,大家都嚇得大叫,老師立刻帶領同學往高處跑!」

十歲的哥哥米肯(Mitchen)也說,當時他正在學校圖書館看書,突然天搖地動,書架上的書全掉下來,大家急忙逃到戶外。兩兄弟被地震嚇壞了,至今仍不敢回學校上課。

發放現場播放「二○一○年慈濟大藏經」影片,志工帶領民眾祈禱,溫馨氣氛讓人深受感動。協助慈濟發放的「基督教救世軍」負責人查爾士(Mr. Charles Prappley)先生說:「慈濟的慈悲與大愛,和救世軍的基督精神十分相似;唯有信、望、愛,才能讓世界美好,而慈濟人都帶來了。」

對大多數紐西蘭民眾來說,慈濟是個陌生的慈善團體,但看到志工深深鞠躬、親手送上物資,居民黛卓表示感受到尊重,「雖然目前受人幫助,但日後若有機會助人,我一定義不容辭。」

阿蘭伊社區基金會負責人蕾秋(Rachel)表示,當地治安欠佳,原本她對慈濟發放心存疑慮,深怕場面無法控制。「如今,我肯定你們是一個很有組織、有經驗的慈善團體,這種發放方式非常感人,是我們要效法學習的。」

重創過後,基督城的重建之路仍很漫長,但受災民眾告訴慈濟人:「知道有人愛著我們,心裏又有了勇氣。有你們的陪伴,苦難將會過去!」

(撰文/王萍 攝影/李建中)

【美國】
聯合國婦女大會分享
南非黑珍珠感動人心

二月下旬的美國紐約,陽光耀眼、寒風刺骨。在聯合國總部一場座談會中,座無虛席,台下是參與第五十五屆婦女地位大會的非政府組織與各國代表,台上有在海地多次賑災的慈善團體「糧食濟貧組織」(Food for the Poor)、照顧弱勢貧窮兒童超過七十年的「美國計畫組織」(Plan USA)、聯合國駐馬來西亞「難民最高專員署」代表,以及三位慈濟志工。

來自南非德本的慈濟志工葛蕾蒂絲‧恩葛瑪(Sheila Gladys Ngema)和鐸拉蕾‧姆奇瑞(Tolakele Maria Mkhize),穿著「藍天白雲」,以質樸有力的聲音分享著慈濟在南非成立職訓所、援助弱勢婦女自力更生的成功經驗。飽滿的自信如純淨的黑珍珠,抓住各國與會人士的心。

南非第一位祖魯族慈濟志工葛蕾蒂絲,憑著自力耕種的愛心菜園為孤兒供食,「我們做教會的衣服,也做學校的制服,這些都是慈濟教我們的,賣掉這些物品的所得,可以煮熱食給孤兒吃,我們在南非照顧將近五千名孤兒。」身旁七十一歲的鐸拉蕾補充說明:「我們也有將近五千名志工來服務這些飢餓的孤兒,一天兩餐,每星期一、三、五供餐。」

短短十分鐘內,葛蕾蒂絲和鐸拉蕾用簡單的英語與影片,說明慈濟教她們透過製作和販賣手工飾品、衣服,幫助自己自立,也扭轉祖魯族女性的社會地位。如今德本已有超過五百個職訓所,許多貧困婦女在此接受職業訓練,改善家庭經濟狀況。

看到志工為愛滋孤兒發放熱食、下鄉關懷貧病畫面,聽到她們走出傷痛人生,帶動婦女族人投入志工行列,合力照顧五千多位愛滋孤兒、一千多位愛滋病患,贏得族人的尊敬,也使婦女在部落中的地位提升,頓時會場響遍熱烈的掌聲。

「這是我第一次參與這樣的會議、對這麼多人演講,慈濟志工一直鼓勵我,大家說我表現得很好,」葛蕾蒂絲說:「我以自己和慈濟為榮,也感謝慈濟為我做的一切!」

在當天各個國際慈善組織的分享中,這短短十分鐘令人記憶深刻。來賓愛倫(Ellen Oppenheim)表示:「今天許多與會的人可能都是第一次聽到『慈濟』,卻因此深受鼓勵,開始要用行動把夢想變成真實。」

聯合國婦女地位大會會後,南非資深志工潘明水陪同葛蕾蒂絲與鐸拉蕾巡迴美國各州慈濟會所,展開二十六場分享。一幕幕祖魯族志工從受援助到勇敢站出來膚慰苦難族人的過程,令聽眾動容。

在洛杉磯杜爾特高中,一位年輕的非裔媽媽帶著五歲女兒前來聆聽分享,會後與葛蕾蒂絲、鐸拉蕾緊緊擁抱。「非常感動今天能參加這麼有意義的講座,相信女兒一定會記得,也希望她長大後能成為一個勇於付出愛、樂於關懷別人的人!」

(撰文/鄒裕儒、李素雲  攝影/吳崇崚)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