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2期
2011-03-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巴基斯坦世紀水患
  祝福快遞
  蔬國人物誌‧美國
  疾風勁草
  特別報導
  聞思修
  寰宇慈濟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0年二月)
  一句話的力量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2期
  「知道」與「做到」

◎撰文‧張玉琮

我「知道」待人處世不要有「貢高我慢」的習氣,
也知道「理直要氣和」,
卻一直無法領會箇中道理、深切反省,直到……


十多年前,我的母親已加入慈濟會員,但我對慈濟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老人做環保、轉移生活重心的團體;直到數年前一趟花蓮之旅,扭轉了我的看法,也使自己逐漸改變。

參訪靜思精舍的路上,內人一直告訴我,證嚴上人和常住師父們如何秉持「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精神,自力更生、不受信眾供養;要我試著以虔誠心,「抽」一張靜思語。

老實說,我的壞毛病不少,就怕抽了之後真的靈驗,會當場出糗。但頭一抽,我笑了,因為跟自己的壞毛病不一樣;內人告誡我「要誠心」,並讓我重抽一次。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當我抽到這張靜思語,霎時竟不知如何是好,一個四十多歲的大男人,頭一次感到如此震撼!

想到自己從軍二十多年來,習慣以命令、責罵的口吻領導部屬,以支配方式指使他人,多年如此,不以為意;經過這趟花蓮之旅,我開始檢視自己的人生態度。

在慈濟師姊的鼓勵和內人的支持下,我開始利用休假到住家附近的環保站幫忙,協助簡單的分類工作;也因為整理過期的《慈濟月刊》,讓我有機會深入慈濟理念及上人法語。

我「知道」上人常勸戒大家,待人處世不要有「貢高我慢」的習氣,也告訴我們「理直要氣和」,卻一直無法領會箇中道理,也未能深切反省自身的缺點,還有那潛藏於內心、從小因缺乏自信而產生自我保護的強勢心態。直到辦公室同仁漸漸疏離我之後,藉由慈濟的共修課程,才開始真誠的發露懺悔。

上人說,與其從文字中獲得人、事、物的感動,不如自己親身參與,更能體會人生道理。現在的我,尚有許多習氣,但我非常感恩,也很慶幸身旁有許多善知識陪伴。此刻開始,我要更努力朝「人品典範」之路精進。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