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3期
2012-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關懷莫拉克風災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慈善國際
  天涯共此情‧南非
  蔬國人物誌‧馬來西亞
  草根菩提
  聞思修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3期
  菩提道心相承續

繼去年慈濟在臺灣北部、西部舉行「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後,東部的法會演繹,將於三月九日至十一日在花蓮縣立體育館登場,由教育和醫療志業體人員,及社區民眾擔綱說法。

與其他二十四場不同的是,花蓮其中兩場的入經藏菩薩中,過半數是慈濟大學、技術學院和中小學的學生。法船航至年輕學子的心湖,菩提道心得以承續發揚,真是無比殊勝的因緣。

這一代的學生成長於富足自由、資訊開放的現代社會,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不喜歡單向灌輸或教條式的要求。許多人在按表上課之餘,常沈迷在電玩的虛擬世界中打怪獸,或是呼朋引伴出遊,享受世俗社會的逸樂。

然而,這一次參與演繹的同學在課餘時間參與讀書會,寒假提前返校排練,由此證明年輕一代不全然盲從世俗的價值和潮流。他們願意在手語和偈誦聲中,深入無上微妙法,反觀自省是否童真的清淨已受污染,如何改往並修來。

這也是目前學校教育非常欠缺的心靈教育,片面強調智育的結果,許多學子只覺人生茫茫、隨境轉向,不知何去何從。如果在懵懂無知中,被惡友影響,沾染不良習性,或心性被貪、嗔、癡種種煩惱牽引,對寶貴生命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傷害。

慈濟志工進入監獄關懷多年,便發現許多年輕的生命因沈迷於欲念而犯錯。根本防患之計是保持醒覺,時時懺悔己過,從善止惡。慈濟也與法務部合作,展開「無毒有我,有我無毒」的反毒宣導人員培訓,期望啟發人人本具的善念,進行「心靈排毒」。

因此,我們今日亟需教導年輕一代如何清淨樸實、自愛愛人,從中發現生命的意義。就如證嚴上人曾在本月志工早會中開示道:「物質、有形的富有,的確在人間容易受到無常的威脅。但是心中的富有,那樣法入心的歡喜,這是任何人都奪不了的。」

從這點看,入經藏菩薩擁有無限心靈的資糧,可以超越任何艱難,救度他人。在年輕歲月中就有緣共霑法益的學子菩薩,真是幸福,更值得祝福。

在地球苦難偏多之際,我們也樂見他們從此精進,踏上人間菩薩道,承先啟後,為菩提道心的延續盡無限的力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