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3期
2011-04-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寰宇慈濟
  【特別報導‧慈濟45周年】
  人文新賞‧長情劇展
  【特別報導‧汶川地震三周年】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一一年三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晶瑩童心‧奧地利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3期
  付出,是一種榮幸

◎撰文、相片提供‧安慧

親愛的孩子:

那天,日本大地震過後不久,慈濟志工游慈直師姑突然造訪,送來親手製作的饅頭;她說,奧地利慈濟志工打算發起募捐,送愛到日本,邀請大家製作素食食品義賣。

向來熱心的我,聽完馬上安靜下來,因為自知手藝不佳,無從奉獻。但師姑卻很有耐心地鼓勵我貢獻那一百零一招的「五彩養生飯」參與義賣。

雖然很心虛,但明白師姑是提供一個「種福田」的機會給我,也看得出她很需要支持,所以媽媽鼓起勇氣,化心虛為虛心學習的機會,答應承擔。

當媽媽跟你分享這件事時,你說:「那麼麻煩幹嘛?捐錢不就好了嗎?」

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捐錢是所有布施中最不麻煩自己的一種,但是媽媽想跟你說:「當我們有能力多付出卻嫌麻煩時,真正的麻煩已開始在生命中滋長了。」


孩子,聽媽媽說一個故事——

多年前,媽媽還在航空公司擔任空服員的時候,有一趟被分派到商務艙服務。

一般民航機都會將座位劃分為頭等艙、商務艙和經濟艙,前兩個艙等票價比較貴,大多是經濟能力較好的人士會搭乘。在那趟航程中,當大部分旅客坐定、等待飛機起飛前,商務艙有位男士把我叫了過去,指了指腳邊的行李,要我幫忙放進上方的行李櫃中。

這包行李奇重無比,我舉了三次才勉強搭上行李櫃的邊;我一試再試,過程中這位男士只是眼巴巴地望著逐漸花容失色的我,一點也沒有起身幫忙的意思。

我心中不由得抱怨:「大男人一個,請別人幫忙不打緊,明知行李這麼重,連站起來幫個忙都不行嗎?」突然,這位先生似乎良心發現了;當他奮力想起身時,我心中所有的怨怒化為羞愧——原來,他是個行動不便的人。

那一刻的體悟,至今成為我日常生活的時刻提醒:有機會付出,是上天的恩賜,要當成自己莫大的榮幸!


三月二十七日,經過兩個星期的準備,身處異鄉的師姑師伯們,端出拿手的家鄉味小吃義賣;當活動圓滿落幕,媽媽心中有深深的感觸、滿滿的感動想跟你分享——

生命的高度:當我答應游師姑那一刻,自己就成了她的伙伴。原本清閒度日的我,得以和這位終日行善的菩薩並肩攜手,讓自己內在的美善瞬間得到增長。

生命的深度:一開始之所以心虛,是因為日常在家都是小鍋小盆,煮三、五人份的飯菜不成問題,但這和準備給三、五十人甚至上百人吃,完全是兩回事。但當念頭一轉,我鼓勵自己把握機會學習,四處向有經驗的人請教,當然更不能錯過向提供場地的飯店「總鋪師」和老闆娘挖寶;就這樣,自己開始對食物愈來愈有概念,進而對食物的製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與感動。

生命的寬度:由於加入義賣,讓我得以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熱心人士結緣,從大家踴躍熱情的貢獻中,媽媽再次沐浴在人性的光輝中,印證族群、國界、語言等界限,在大愛中是不存在的。

生命的提醒:在一切都講求快速與大量生產的社會,人類理所當然、肆意主「宰」萬物,對地球母親的傷害,也早已超過人類自己所能承擔。這一次,每一位日本受難者,再一次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提醒我們,要趁來得及的時候,當下覺醒,止息心中的貪念,放下手上的屠刀。

災難中失去的生命,殷殷呼喚著人們,要喚起心中最核心的光明本質——唯有愛,能讓地球母親的累累傷痕癒合,讓生活在其上的生命不再受傷害。


一切的感動,最深的莫過於你的參與。

一向「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因為聽到媽媽盤算著該如何扛十斤米和一堆食材前去會場,就慈悲的發揮了自己的力量,甚至還留下來幫忙。看著我這正值青春期的兒子,捨出假日玩電腦的時間,穿梭在人群中付出,成為工作人員中年紀最小的一員,我確信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

孩子,媽媽感恩你!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