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飄落 櫻花綻放的春天就不遠了
◎撰文‧許麗香 攝影‧黃世澤
四月十一日下午兩點四十六分,消防車的警笛哀傷地仰天齊鳴,
東日本大地震屆滿一個月,全國民眾默禱一分鐘。
受災的人們站在避難所內外,依然靜靜地——
靜靜地祈禱、靜靜地等待,雖然仍有著哀戚與低泣。
櫻花原本要盛開,卻遲了。
春寒料峭中,粉紅的春天最終仍悄悄來臨,
樹下已失去賞花的人潮,不是不愛,是自律與等待——
學生等待著新學期的開始,上班族等待著商機,
老人家等待著自家熱熱的味噌湯,
婦人與小孩等待著快快離開避難所。
共同等待的是平凡與安穩。
【東京】
緊繃的情緒,讓淚珠數度在黑暗中滴落;留還是走?
三月十一日,地震後的東京夜晚,大部分的電車停止運行;我趁著空檔,騎腳踏車回離分會五十分鐘車程的家拿衣物,因為可能要長時間在分會過夜,籌畫賑災。
龐大的人潮靜默地走著,擁擠的人行道幾乎沒有腳踏車行的空間;緩行中許多未知的憂心交雜著,看著一起飛奔在青梅街道的慈青同學懿絢,長年在慈濟大家庭下薰陶的她乖巧優秀,年紀輕輕卻跟師姑有同樣長期參與賑災的覺悟。
回到家一面整理衣物,一面叮嚀兒子與兒子的爹,媽媽可能會有許多天不能回家。父子倆幫忙拎著慈濟賑災包與裝有手提電腦的藍背包到巷口,似乎忘記了在大災難的子夜出門的是家中的女主人。
當天在分會值班,卻因電車停駛無法回家的十七位志工,有的忙著聯繫收集災情,有的忙著燒一壺壺熱茶,洗著數十回的杯子,溫暖了三百多位過路人。震後第一個夜晚,餘震不斷,但排山倒海的忙碌讓人忘記驚慌、忘記睡眠。
三月十七日上午,懷著緊張的心情,前往羽田機場辦手續,提領來自臺灣的第二批賑災物資。下午順利獲得通關,卻接到臺灣親友的電話,徵詢是否立刻帶著兒子回臺灣避難。原來,福島核能發電廠輻射外洩的訊息已經風聲鶴唳。
夜晚,裝滿物資的十噸卡車停靠在分會門口;搬著一箱箱來自花蓮靜思精舍師父與全球慈濟人的愛,緊繃的情緒讓淚珠數度在黑暗中滴落。卸完貨,幾位慈青同學紅著眼眶告訴我,臺灣的家人要他們馬上回去,但是他們很掙扎,因為師姑們少了他們會更辛苦……此刻我的心何嘗不是在滴血。
面對著家人的擔憂,雖然自知卑微渺小,但是慈濟人肩頭的使命,怎教人走得開!近二十年時光居住在日本的二十七歲小兒子,骨子裏已有了冷靜自律的大和民族魂,這個時候他選擇等待,而且他說一家人要在一起,陪伴不能離開工作崗位的父親。
父子倆的體諒與肯定,讓我三月下旬到四月初兩度經過人人聞輻射色變的福島,來到東北重災區。
【東北】
東京好遠,臺灣也好遠,您們回家要小心喔!
芮氏規模九點零強震的摧毀力,伴隨而來的大海嘯,以及核能發電廠的輻射污染危機,這複合式的災難讓賑災工作有極高的挑戰性。前往災區沿途偵測輻射塵,是慈濟國際賑災的史無前例。
石油短缺,以及難以調度的車輛,還有災區缺水缺電無處住宿的種種困難,都在人間菩薩湧現後迎刃而解。岩手縣議員三浦陽子女士,搭乘九個多小時的夜行巴士,來到東京慈濟分會尋求支援,安排發放相關事宜;酷酷的縣議員田村誠先生,從第一天無動於衷地帶我們拜訪各避難所發物資,到主動與避難所協調,讓我們獲准進入所內與居民互動。
巨大的災難後,各避難所的居民仍自制自愛,有的避難所還有生活公約;在鳴之丘公民館,自治會的熊谷榮夫會長表示,這個空間是給守紀律的人住的,大家遵守節約糧食水電、維護整潔等幾條規章;因為避難來此變成一家人,每個人掛著手寫的簡單名牌,方便彼此記住姓名。由於不知災難何時會再來、是否會斷糧,所以一天吃兩餐,早上吃三分之二飽,剩下三分之一留到晚上。
在崎濱公民館,當地志工團體每天做一千兩百個飯糰,提供給缺水缺電、在家過「蠟燭生活」的人,每人每天三個;在陸前高田的門前防災會,人們燃燒海嘯沖來的木材取暖,並煮食供應附近三百人。
對處於地震帶,長年在大小地震搖晃中的日本人來說,是否已習慣了與可畏的大自然為伍?或者從小被教育了「個人事小,天下事大」?居民對無常的認命、對政府信任的等待,平靜無怨得讓人心疼。當來自臺灣最真誠的擁抱與溫暖披上了肩,卻教人淚水潰堤。原來手握著手、肩靠著肩的膚慰是超越語言的愛。
七十一歲的千葉珊子老太太淚水滿面地說,十六年前傾盡積蓄建構的家園,剎那間化為烏有,接下來不知何去何從。但暖暖的披肩鼓舞了蜷縮在各個角落的老人家,紛紛站起來,感恩來自臺灣的愛。
九十六、九十、八十七歲高齡的三位老婆婆,被安置在避難所高處溫暖安全的渡假小屋,一張張臉蛋被暖爐烤得紅紅的。可愛慈祥的老婆婆說:「披肩好柔軟、好暖和。東京好遠,臺灣也好遠,您們回家要小心喔!」
「恩礼を申し上げございます! 」老婆婆用最敬語「感恩您們的大恩大德」表達感恩,讓我們感受大和民族的深厚禮數。然想起上人「三輪體空」的諄諄教誨,真不敢接受;若要不辜負老婆婆真誠的感恩,也要由來自全球三十九個國家地區,齊心為日本受災居民虔誠祈禱、悲憫喜捨的慈濟人一起來承受。
●
三月下旬在東北發放近二十噸物資,遇上了雪花與雨水交錯的溼冷天,田村誠議員跟我們說明,這是大船渡市典型的天氣,下雪過後,春天就會來臨了。
他也提到,災後有許多國外搜救單位協助救難,但他第一次看到像慈濟這樣的團體,能讓受災居民感動流淚。
踏過聲聲告急的傷痛大地,走過處處有序的避難所,雖有許多的不忍不捨,但我們深信,沈著理性自律的大和民族,有著源源不斷的強韌意志力,他們將會很快地跨越苦難,因為,春天不遠,櫻花將會再度繽紛燦爛地盛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