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至二十六日 互助互愛,消弭傷痛
◆3‧25~26《農二月‧二十一至二十二》
【靜思小語】大慈悲心超越仇恨,人人互助互愛,弭平災難傷痛。
居安思危,行四攝法
志業中心針對重大災害的防範措施與避難流程召開會議,上人聆取主管報告後有感而言,災難迅速發生,日本從地震到海嘯來襲,只有非常短的時間可以疏散,所以平時除了要提高警覺,也要訓練緊急應變的敏捷度。
獲知日本強震訊息第一時間,上人立即和日本分會建立視訊連線;當臺灣發布海嘯警報,立即透過大愛電視呼籲住在沿海地區的民眾提高警覺,趕緊撤離。
「我眼睛看著螢幕,耳朵聽著報告,一面請花蓮慈濟人到海邊,幫助行動不便的老者或是不知情的民眾疏散;也迅速將住在精舍附近、平時受慈濟照顧的老人家載到精舍來。」
時值星期五下午,不少慈濟人正準備從北部或南部搭火車回到花蓮參與週末的活動,上人請宗教處同仁緊急通知各地活動取消,並致電鐵路局、警局、消防局等單位詢問相應措施……「緊急的時候,要在很短的時間內設想到每一種可能,快速應變。」
在餘震連連中,日本慈濟志工安定自心,天天忙碌於賑災工作;上人日日和他們視訊連線研商賑災事宜。「他們克服恐懼,日日堅守崗位關懷受災民眾,真正是具足純真赤子心、駱駝耐力,以及獅子勇猛心的人間菩薩!」
繼三月十五日到茨城縣大洗町勘災,十六、十七日起連續兩天現場供應一千八百份熱食後,日本慈濟志工向北推進到岩手縣,三月二十五日起連續三天到避難所,展開雙手擁抱民眾,並致贈二十噸物資。
上人說明,核電廠輻射外洩,能離開的人都離開了,慈濟志工仍以不忍之心留守東京;也因為有好因緣與當地議員、立正佼成會等團體接上線,並獲得通行證快速抵達災區,做直接、重點而尊重的發放與膚慰。
「慈濟人無論在哪一個地區、面對何等困難,都能及時應對、接受、付出,在在需要很清淨的心與堅毅的耐力。」上人說,志工在大船渡市洽談賑災事項時,遇到規模六點一的強震,親見避難所裏的居民紛紛往外逃避,茫然站在雪地裏不敢進屋……
「相較於日本惶恐無助的受災民眾,你我能安坐在此地開會,更要體會自身平安之福。臺灣與日本同處太平洋火環帶上,在見到日本的大災難之後,要更提高警覺。平時居安思危、戒慎虔誠,也要訓練敏捷、快速的防災之道。在變數中可以考驗智慧,智慧是活的,防災應變必須務實,在短時間內盡可能面面俱到。」
日本災難帶來警惕,上人期盼大家提升覺悟,「佛入心、法入行」,力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時時守本分、覺有情。
以愛膚慰,弭平傷痛
「要改變長久累積的習氣,必須有決心與毅力,還要有良善的大環境,以團體的力量彼此鼓勵、借力使力,才能徹底改變。習氣改不過來,永遠是凡夫。」與多位建築委員談話,上人有感而言,近年驚世災難不斷發生,位在地震帶上的臺灣能平安,實為有福。
從二○○八年緬甸風災、四川地震開始,大愛臺每天中午一點半播放「祈禱」歌曲,全臺許多慈濟會所固定跟著祈禱,至今不歇;如今面對日本大災,慈濟進一步推動齋戒、懺悔,希望募集人人一分「虔誠祈禱」、一分「愛心關懷」,還要募一分「悲憫喜捨」。
美國慈濟人上街募款時,有位蘇聯車諾比核災受害者上前捐款,他用因病變而沙啞的聲音述說遭遇,表示對於日本受災民眾感同身受;也有因二次世界大戰而仇視日本的民眾,願意放下仇恨賑濟當地受災民眾。
「大慈悲心超越仇恨。唯有地球村的人們互助互愛,才能弭平災難傷痛。」上人表示,日本此次災難災區廣大、災害嚴重,現階段慈濟以急難救助為主,深入災區以愛膚慰;而高度發展、制度健全、民族自尊心強的日本,重建計畫尚在研擬中,慈濟將視災區需要審慎評估中長期援助方案。
涓滴善款,匯聚祝福
「慈濟人用心、用愛付出,讓受災人不只身體得到溫暖,心靈也同時感受溫馨。」二十六日早會時間,上人感恩日本慈濟人勇猛無懼,深入災區膚慰送暖。
二○○四年底遭受印度洋大海嘯襲擊的印尼、斯里蘭卡、泰國,感同身受海嘯之災,在慈濟大愛村安身的居民、曾接受慈濟義診的病患,紛紛以捐款、祈禱來祝福日本。
當年地震與海嘯造成印尼亞齊超過二十二萬人死亡或失蹤,慈濟立即前往義診、發放,之後並建設三個大愛村、九所學校。六年多後的今天,慈濟志工前往亞齊大愛一村和二村挨家挨戶為日本募心募愛時,居民紛紛捐款,並一同祈禱。
上人欣言:「當年慈濟聚合全球的愛心幫助他們度過災難,如今只要慈濟發起募心募款,都主動付出,這一次且有居民捧起愛心箱到市場勸募。『受人點滴,湧泉以報』,這就是人性之美!」
新加坡人醫會三月十八至二十日到斯里蘭卡進行大型義診,義診前,當地法師與慈濟人一同帶動看診病患為日本祈禱。一位白內障病患斯利巴拉,將身上所有的錢捐出後,還叫女兒回家拿錢;女兒來回兩公里路程跑得滿身大汗,只為帶來三千盧比(合新臺幣八百元)投入愛心箱。
在泰國,身為慈濟志工的挽才攬醫院林佳文副院長,三月十九日帶領醫護志工到市場募心募款。志工沿街的募款聲,啟發一位躺在病榻上老伯伯的悲心,將家人每天給他的生活費捐出;正在路旁吃飯的盲眼乞丐,也將僅有的零錢全數投入愛心箱,志工恭敬以跪姿捧著募款箱,成就他的善心。
「這就是人間的溫暖!志工如常不輕菩薩,相信人人都有一分善心,故以恭敬的態度接受他們的捐款。施與受之間,每一顆心都很接近清淨佛心。」上人強調,募心募愛不只為了救助受災民眾,也為了啟發人人的愛;人心清淨有愛,才能使大地平安、消弭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