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40期
2011-11-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泰國
  主題報導‧朝鮮
  天涯共此情‧大陸
  寰宇慈濟
  關懷東日本大震災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40期
  心靈交流道

一段殊勝因緣

高職畢業後,經同事牽引,每月繳交慈濟善款;少少的一百元,卻是我能力僅能及。

當時,父母親雙雙中風臥病在床,三位哥哥也罹病在家休養,每月光是醫藥費、牛奶錢,就需要兩、三萬元支出,全靠三位哥哥的殘障津貼和我的薪水共用負擔,勉強撐住這個家。

父母親病痛不斷,我們四兄妹在醫院和家裏兩地奔波,唯一可以遮風蔽雨的房屋也因老舊殘破,每逢颱風下雨屋內就跟著淹水,但卻比不上我心頭的無助和心寒,幸好有慈濟廣播節目陪伴,撫慰我孤寂的心靈。

二○○七年四月,父親往生不久,麻豆的慈濟志工走進我的家,經過實際了解,決定為我們建蓋組合屋。這段期間,師兄師姊們付出時間、體力,從掘土、搬磚、蓋屋、裝潢……兩個月後新家落成,處處可見慈濟人的用心與祝福。

曾經有人問慈濟人,為什麼要對我們那麼好,還幫忙蓋房子?師姊們回答:「因為他們兄妹很孝順,照顧病重的父母親十幾年,全身上下無一處褥瘡,每餐餵食、排便、排尿都做記錄,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得到的。」

今年九月,母親走完七十三年的人生路,她善良、厚道、堅強、韌命、刻苦耐勞的人格特質,深深影響著我們,也讓人懷念。

感恩麻豆慈濟人的關懷,讓我們在最灰暗的日子裏,看見一道曙光;在世態炎涼的社會中,感受到溫暖;讓這個曾經搖搖欲墜的家,重獲新生。

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讓我們這個小家庭有幸融入慈濟大家庭;慈濟志工們的善舉,也無意間在我心中種下了善種子,相信終有一日會萌芽、開花、結果。

慈濟人,謝謝您!

臺南 陳碧蓮
 

慈濟電子書教會我的事

我是一位在職的軟體產業從業人員,領導團隊研發數種上市的專業軟體。對我而言,電腦硬體就是要求快,從單核心、雙核心、四核心;作業系統要求順暢,從微軟DOS到蘋果iOS,永遠沒有贏家。從我身上可見證一部活生生的軟體演化史,而我也總是追隨科技產品推陳出新的腳步,因為這是工作也是生活。

「天啊!外觀不酷、黑白的、翻頁這麼慢,教我如何愛上它?」一年前,慈濟樸實電子書問世,面對這個「智慧載具」,我的專業素養變成一種「知識障」。親近它、使用它,挑戰我以往對科技產品的觀點。

「別人的可以下載食譜、上臉書、創作音樂……這個卻不行」、「別人的只要輕輕一推,我們的翻頁很慢……」起初,使用者的疑問也是我的心聲,站在愛上人、護慈濟的立場,我告訴自己要用力推廣,但種種質疑卻連自己都不能降伏。

「只要朝著上人指引的方向,做就對了!」想起慈濟克難走過四十五年,每一項志業的開展皆歷盡艱辛,都可以見到上人對目標的堅持,以及弟子們的協力護持。

如今,上人為我們指出一條正確方向,我應該甘心無悔,當好幫忙推車上坡的弟子。我用正信、正念理解上人推廣「慈濟電子書」的理念,以全新的觀點,從「心」出發。

捨棄科技人的角度,我從環保角度思考——它省電、不傷眼、低污染、節能製程、無紙化。放下電腦慣用者的高度,我用修行的觀點看待這個樸實無華、蘊含無限的智慧載具——以前追求效率,無法活在當下,就算和家人相聚的溫馨時刻,也會分心在科技產品上,即使靜心閱讀,叮咚一聲,盡是來自網路無窮無盡的邀約試探,臉書上誰又發表牢騷,誰又無病呻吟,花了許多精神遨遊網海,下線時心靈仍是一片空虛。

現在,我用慈濟樸實電子書修行,放慢腳步,從自己使用到教別人用,我看見它真的很環保、真的能靜心、真的愛地球、真的能省錢、真的省空間……一路上心靈風光無限。

臺中 張本浧口述、林心悧整理


兩千張相片的背後故事

十月下旬,首次以「人文真善美」志工身分參與慈濟國際賑災,目的地是自己非常熱愛的「日本」。

團隊每天從「天黑」忙到「天黑」,分組寄宿的地點雖是日本三大名島之一的「松島」,卻從沒欣賞過白天的優美,反而總在深夜和伙伴們趕賑災日誌時,偶爾欣賞黑夜中的點點繁星或劃破黑暗的晨曦。

過去在東京街頭自助旅行,我總是拿著相機四處瀏覽拍攝,照片雖可呈現出城市的景觀,但背後的故事卻非常薄弱,甚至在旅行結束後,記憶便快速消逝。此行,我亦步亦趨,詳實記錄著慈濟志工的真、善、美;兩千多張相片中,每個微笑、流淚、擁抱、膚慰的動作,都能細數背後感人的故事。

「女川」位居東日本太平洋沿岸,隸屬宮城縣牡鹿郡,是個擁有深水漁港和核能發電場的臨海鄉鎮。這天來到女川町,已是最後一個發放點,卻首次讓來自臺灣的志工們,深刻感到地震海嘯毀滅性的威力。

遠從女川灣港到半山坡上的組合屋「町公所」(町役場),都是海嘯毀蝕的痕跡;當我們從發放點步行下山時,只能勉強從山壁半毀凹陷的階梯走下,地面一格一格的地基,分辨不出是馬路還是房屋,每踏一步,心情就沈重異常,拿起相機拍照,好似也都能聽到當時悲烈的呼喊聲。

地震後搬遷到北海道的佐藤先生,特地開車回來領取見舞金,他讚歎慈濟是個守信用的團體。我與他短暫互動,告別時刻,伸出手與他相握,真摯地說:「一緒に頑張ってください!」相信佐藤先生一定能體會遠自臺灣的心意,「一起加油!」

花蓮 潘曉妍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