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均富
炎炎夏月,是佛門僧眾「結夏安居」的共修時節,對全球慈濟人而言,二○一一年之夏更是無比殊勝。
「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八月份將於高雄、臺北、臺中與彰化等地公演。參與這場現代大法會的慈濟志工和會眾將近三萬人,近五個月來,他們一面排練手語,一面參與讀書會,共修證嚴上人講述的《慈悲三昧水懺講記》,懺悔過往生命中的顛倒迷失。
許多人曾沈迷酒肉口欲、金錢物欲,或陷於求不得、怨憎會等煩惱;經過一次次與法相會,省察身、口、意羅織的惡業,透過彼此的見證勉勵,虔誠發願上求佛道。因為有法的深入薰習,演繹菩薩或以肢體語言,或以音聲,整體展現和諧莊嚴的道氣。
這就是證嚴上人所說的「滌心垢、去習氣」——去除如雜草的無明闇覆,就能照見人與佛菩薩共同的清淨本質,人生也因而明亮踏實。
亂世中求法的精進震撼人心,與法相應的行動也同樣令人讚歎。譬如菲律賓馬利僅那市的在地志工,出身社會底層角落,或因「貧窮夫妻百事哀」的生活壓力,家庭爭吵不休,或沈迷於菸酒賭博。自二○○九年凱莎娜颱風襲擊當地之後,慈濟人推動「以工代賑」,鼓舞受災民眾合力清理家園。他們加入志工行列後,學會了柔和待人,甚至吃素齋戒,不再受過去習氣牽絆,更投入環保、濟貧等服務工作。
今年七月初,臺灣援贈的白米於當地首次發放,一千多位身穿灰衣的在地志工,以端正有禮的言行,引導一萬三千人領取賑米。這些「艱苦人」被啟發樂善的純樸心念,臉上煥發自信與光彩。證嚴上人因此讚歎他們展現了「心靈的均富」,堪為人品典範。
這印證了不同民族與宗教信仰的人,都有相同的智慧與善心,只是各人因緣不同,聞道有先後而已。也由此可見,證嚴上人所言「集小螞蟻之力轉動須彌山」,並非不可能,只是在天地告急的當下,凝聚善力的行動,已經刻不容緩。
慈濟人當自許為善種子,將善法、善知識傳播於你、我、他之間,以「從一種子生百千萬」的願力,廣行「法布施」,幫助更多人到達「心靈的均富」境界,讓「法水」普潤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