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8期
2011-09-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天涯共此情‧北朝鮮
  【九二一大地震十二周年】
  【特別報導‧東日本大震災半年記】
  一句話的力量
  法譬如水‧天天入經藏
  出版書訊‧《生命無價——慈濟醫院九個特殊醫療個案故事》
  慈青心語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8期
  作真實的菩薩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一年九月十三日至二十一日

「菩薩」就在他、你、我之間。
親身走入苦難境地,
伸出雙手膚慰苦痛、成就對方所需;
如「不請之親」、「不請之師」,
就是「真實的菩薩」。

 

來自全球十七個國家地區、將近四百位「國際慈濟人醫會」成員,九月九日到十三日齊聚花蓮靜思堂,參與一年一度的年會。

這群不同宗教、種族的志工,平日在各自國度裏上山下鄉、走到最偏遠的地區付出,再高的山、再遠的地方都不請自來,作他人的「不請之親」、「不請之師」,療治人身心之苦,真正是「覺有情」人、「大醫王」。

為了救拔老弱病殘,他們不怕路途遙遠、坎坷難走,再辛苦也不說苦,都說「福」——有機會付出很幸福;不只是義診、衛教、居家關懷,還送去生活物資。他們將天下人視為自己的親人般,心胸那樣開闊、做得那樣自然,多麼難得!

在人醫年會中,他們分享付出後的感動及滿滿的心得;中秋夜在花蓮靜思堂道侶廣場的露天晚會,人人「靜寂清澄」的心靈,與天上圓滿的明月相映,真正是「一性圓明自然」的境界。

天上明月高掛,人人心中的小圓、中圓、大圓,會合在一起,多麼美好!

然而,在同樣的「天蓋之下,地載之上」,卻有許多國家,如印度、泰國、柬埔寨等地,不僅看不到明亮月光,還烏雲密布、洪水滾滾,帶來很大的災難,讓民眾苦不堪言。

今年七月以來,泰國連續下了兩個多月的雨,首都曼谷北方將近三十個府泡在水裏;洪水奪去近百人生命,許多人房屋被水淹沒、無家可歸。

去年泰國南部也發生嚴重水患,慈濟人第一時間前往馳援,站在水中發放熱食,災後又持續關懷,令當地人印象深刻。今年再次受災,他們立即想起慈濟,主動請求提供熱食。

慈濟與政府、軍警和民間同心合作,為眾多受災民眾提供熱食。災區挽拉甘中學的校長二○○八年曾來臺灣慈濟參訪,很肯定慈濟的教育理念;這次他們學校幸運沒有受災,校長主動提供場地給慈濟發放,並邀請師生一同投入志工行列。

賑災的同時,泰國慈濟人也宣導環保、素食觀念,呼籲大眾「疼惜人,也疼惜大地」。不只是救災,更在人人心田裏播撒愛的種子,這樣的付出,多麼溫馨!


臺灣是人間菩薩的故鄉,
要合心和氣、彼此護持,
將高規格的愛,
遍灑全球。

大乾坤氣候不調,讓地球危脆不安,人體小乾坤也難安。該如何保護地球,讓大地與人都能平安永續?是每位世界公民的責任。

若人人都能相互感恩、祥和互動,世間就不會有人禍、污染;人人打開心胸,走入人群廣結好緣,當下就是人間淨土。

菩薩並非在廟宇間才能求得,菩薩就在他、你、我之間。人人啟發慈悲心,縮小自己、放下身段,投入人群付出;無分種族、膚色、宗教,平等施救,這就是「慈悲等觀」,也是菩薩的大慈悲心。

心甘情願走入苦難境地,伸出雙手為人拔苦予樂、成就對方所需,就是「真實的菩薩」。

東日本大地震半年來,臺灣、日本慈濟人持續勘災、發放。從受災當時雪花紛飛,慈濟人將熱騰騰的熱食捧到受災民眾手中、將暖呼呼的毛毯披到老人家身上,至今陪伴不輟。截至九月底,已舉辦六梯次「住宅被害見舞金」(慰問金)發放,膚慰逾四萬戶受災民眾。許多人得知手中這份見舞金,來自全球三十九個國家地區點滴匯聚的愛,恭敬地將慈濟慰問信供在佛桌上。

慈濟人視普天下為大家庭、人人為一家人,匯聚點滴之愛,步步踏實付出,守護生命、疼惜地球,贏得國際間的感動與尊重。

能幫助別人,是最有福的人。臺灣面積不大,卻是全球慈濟人最密集的地方;但願在這個人間菩薩的故鄉,人人合心和氣,相互尊重、彼此護持,持續向全球灑愛。


世間災難頻傳,
生在平安之地,要惜福,
更要做好心靈建設。

慈濟成立四十五年來,感恩每位人間菩薩走入人群,伸出雙手擁抱苦難人;不僅在人與人間弘揚大愛,更用宗教精神教育人心。

在南非,一群慈濟人長期關懷貧病者,且透過教育,啟發他們單純開闊的心。受到慈濟長期幫助的祖魯族人,有心回饋;慈濟人告訴他們:「用我們對待你們的方式,去對待你的同胞。」如今已經帶出五千多位祖魯族慈濟志工,長期照顧部落裏的愛滋病患與愛滋遺孤。

無論貧富,人人心中都富有愛。貧窮的祖魯族人,因為心中的愛受啟發,發揮無限力量;近年來,更把愛的種子播撒到鄰近的賴索托,帶動「窮人照顧窮人」,多麼令人感動!

這都是從一念心、一顆種子開始。但願人人心中有佛、行中有法,將菩提種子不斷向全球播撒,令「未種善根者,令種善根;已種善根者,令能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脫」;發揮「度化人間」的大力量,解開世間種種苦難。

平安就是福,生在平安之地,要惜福,更要做好心靈建設。期待人人「心素」——用法水洗滌貪、瞋、癡、慢、疑的無明煩惱,滌心垢、去習氣,讓心地永遠乾淨、健康;還要「食素」——素食護生、守護乾坤。人人敬天、愛地,才能聚福緣;人間淨化、社會祥和,天地才能四大調和。


將心導向「能仁」——
心能定,運用智慧,
就能發揮仁慈悲願,
救度苦難。

天下災難頻傳,要時時戒慎虔誠,謹記佛陀的教法,體悟「三理四相」——物理有「成、住、壞、空」、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有「生、住、異、滅」。

宏觀天下,幾億年前的地貌、幾千年前的建築,而今是否安在?雖然「成」就了這樣的建築、這樣的地貌,但不是永恆的;「成」、「住」一段時間,終有「壞」、「空」的時候。這就是「物理」四相——成、住、壞、空。

人的「生理」呢?有「生、老、病、死」四相。生命長短不一,生在什麼地方、世間緣有多長,人生是福是禍、是樂是苦……都要看過去各自造的因緣果報。

凡夫缺少定、慧,以致心捉摸不定,常在「生、住、異、滅」中。就如有人過去很發心、很虔誠,但一段時間後就退轉,這就是「異」——不同了;讓一念發心逐漸「滅」掉。「生、住、異、滅」就是「心理」四相。

人與人之間,愛、恨、情、仇複雜,恩恩怨怨難解,恩將仇報者多。心有貪、瞋、癡,外表看不到,卻會在行動中讓人感覺到。要如何引導?一定要有智慧;通達了「三理」——物理、生理、心理四相,就會更清楚道理。

「大時代需明大是非」,「是」就是道理,「非」則是邪道,要用智慧分辨——對的事,要堅持到底,再辛苦也不怕。

佛陀致力於引導人安定心靈,將空虛而充滿貪、瞋、癡的心態,導向「能仁」——心能定,運用智慧,就能發揮仁慈悲願,救度苦難。

天災人禍頻傳,讓眾生受苦難;加上人心複雜,真正是「苦中苦」。要慈悲付出,給予祥和安定的力量;付出之後,要有「平等慧」,才能解脫。

有了「平等慧」,心才不會執著「我能救人,我是多麼偉大、多麼了不起」;時時感恩一切環境的成就。以純真智慧精進付出,才能日日平安吉祥。


人生不知從何而來,
但要知道如何拓寬生命、
造福人間,
彰顯生命價值。

今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照例安排「急凍大體臨床解剖與模擬手術教學」,讓海外歸來的大醫王們,得以在「無語良師」身上,交流、探討精湛的醫術,提升醫療品質。

這一梯次的「無語良師」中,包括劉樹增、許雪娥、丘昭蓉、王明河、洪朝祥等都是慈濟人。看到他們靜靜躺在手術檯上,過去一個個殷勤付出的身影,鮮明地閃現在我的腦海中。

他們在人生崗位上恪盡職守,並且發揮菩薩精神,用生命走入別人的生命去搶救、疼惜生命。如今一口氣不在,奉獻身軀教育良醫,讓醫師們在他們身上進行各項手術,使醫技更上層樓,讓醫德與醫技會合,成就醫療人文。我心中雖然不捨,卻又感到安慰。

一般人的觀念,總認為人死後要留全屍、入土為安。其實,人往生之後,身體從內而外不斷腐敗,留著這個臭皮囊還能做什麼呢?用一把熱火燒掉?還是用四片木板封起來,任由蟲蟻啃噬腐爛的身體?

佛陀說,「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生、老、病、死是人世間不變的法則,要用心思考:如何善用身體使用權,淋漓盡致發揮生命價值。

人生價值觀千差萬別。有人將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很有價值;有的人卻是懵懵懂懂,為世間帶來許多煩惱、苦難。

感恩這群「無語良師」,真正是「覺有情」的菩薩,善用生命為慈濟、為社會、為人群付出;生命到了最後,依舊發揮大用——不僅讓師生們擁有教育和實際手術操作的機會,更讓他們打從心底感恩、緬懷這些無私菩薩們生命的光與熱,發心立願好好學習,成為醫病、醫人又醫心的良醫。

他們一生當中,雖不知人生從何而來,卻很清楚的知道,要如何造福人間、拓展生命的寬度與深度,彰顯生命的價值。他們與慈濟的緣結得很深厚,一念心「生生世世都在菩提中」,我相信他們已經帶著感恩、無私大愛再來人間了,準備接棒付出。

菩薩就是「覺有情」,不分種族、膚色、宗教,慈悲等觀、平等施救。慈濟人志為人間菩薩,感同身受他人的苦,平安時,主動照顧社區孤老無依、殘疾病痛,視如己親般愛的互動,這就是「不請之親」;且如「不請之師」,哪裏有災難,就往哪裏去,即使自身同樣受災,仍能「救生護生不顧身」,以解救眾人苦難為先。

但願人人莫再沈迷於滾滾紅塵中,迷茫顛倒;守好清淨無染的本性、把握健康的身心,往正確的人生方向前行。見苦知福,長養慈悲愛心,提起信心、毅力、勇氣付出,讓大愛欣欣向榮,人間處處充滿溫情。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