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31期
2011-02-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喜樂證言
  天涯共此情‧澳洲昆士蘭
  慈善臺灣
  天涯共此情‧廣東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一年一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31期
  大懺悔

◎證嚴上人主講  編輯部整理
講於二○一一年二月五日至二十一日

無明業障是自己所造,
一切障礙,實是自我障礙;
心放寬一點,業力障礙就會寬鬆一點。

要大懺悔——
讓惡念不生,清淨智慧不斷增長。
人心得救,才能挽救世界危機;
人心淨化,天地就能清淨呈祥。


佛陀將三界比喻成「火宅」,屋子著火了,孩子們卻還渾然不覺地在裏面嬉戲;對照現今世界,實是人類的真實寫照。

有「世界之肺」之稱的南美洲亞馬遜河雨林,原本面積廣大,可以供給地球大量清新空氣;卻因人類長期砍伐,去年又發生史上最嚴重乾旱,數十億樹木枯死,面積急速縮減,影響吐新納垢、涵養水分的功能;南美洲多個國家近來頻傳水患。

在南亞,承載無數生命的伯利康加河,曾是孟加拉首都一千多萬人的「生命之河」,如今卻因工業和生活用水污染,惡臭難當,烏黑的河水中一片死寂。

在西亞,位於約旦境內的死海,是全球知名的觀光景點,近年卻因約旦河支流被水壩攔住,加上日曬蒸發,九成水域都已乾涸……

水,是大地萬物的生命之泉;看見地球水資源一點一滴乾枯、污染,令人心痛。

大地的病態與危機,都是從人心開始;然而,多數人還在醉生夢死中,不知危機逼近。實在令人著急,也深感搶救地球「來不及」!

淨人心,救大地——
淨化心地,反省生活;
關懷大地,節儉用度。

全球暖化、空氣污染、水污染等危機,都跟人類貪求無度、過度開發、過度浪費有關。兩千多年前佛陀所說「四大不調」、「成住壞空」,如今天天都可以看到。四大不調,頻生災難;瞬間的災難,往往造成人類一生苦難。

除了有形的地、水、火、風災難,通貨膨脹、物價上揚、糧食缺乏等危機,都是當今的隱憂。要救世,先救心。人心得救,才能挽救世界危機;人心淨化,天地就能清淨呈祥。

人人不能再矇眼過日,只圖自己方便、享受,要自我反省、大懺悔——深刻覺悟、及時精進,讓惡念不生、清淨智慧不斷增長。

「大是、大非」要分清——「大是」,即是真實道理。「大非」,即是偏邪之惡。一念之差,不能分辨是非,就容易懵懂、愚癡,走入迷途而不知返。所有起心動念、行為造作,都要力行在人生正確的方向。

佛經云:「一念動三千。」俗諺云:「舉頭三尺有神明。」在在警惕我們,無論善念、惡念,心靈的聲波都能共振三界,上達諸佛菩薩聽。所以,心念要時時刻刻保持清淨虔誠,才能招來善力福緣。

心輕安,就不苦——
多欲為苦,心癡迷,
知足感恩,造福緣。

幾年前,英國有一位十九歲的清潔工,中了相當於臺幣四億元的彩金,從此人生沈迷,歷經吸毒、坐牢,最後錢花光了,家庭破碎,落魄到要接受救濟。

臺灣也有一位計程車司機,原本有和樂的家庭,但在中了兩千多萬「樂透」後,天天吃喝玩樂,兩年就將彩金花完,最後妻離子散;他仍執迷不悟,天天期待再次中獎,在迷茫、瘋狂中度過九年時間,才終於如夢初醒,重回工作崗位。他第一次領到薪水時高興地說,「踏實」的感覺真好。

人生之苦,苦在多欲——迷財如癡,樂透成悲。如癡如狂的人生,彷彿身處夢魘中,被人牽著走;不僅糟蹋生命,也損害慧命。這樣的人生,何樂之有?

即使人生再富,還是感到「有一缺九」,這種不知足的心態最苦。知足感恩的人生,才能多造福因、福緣。

臺北慈濟志工黃淑敏,先生沈迷吃喝、財色、賭博,為她的人生帶來許多苦難,最終以離婚收場。為了扶養兩個女兒,她到處幫人打掃,磨手皮賺取血汗錢。

在心靈最苦的時候,有緣認識慈濟,善良的她積極投入醫院志工、人醫會志工、環保志工等等,分秒不空過。即使生活艱難,卻發願作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更加克勤克儉,以踏實的血汗錢圓滿七個榮董。

善解的人生,能轉苦為樂。人生境遇無法盡如人意,但只要心能輕安,再苦的日子都可以度過。懂得做好事,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人生。

造福因,得福果——
自投羅網,自召業力,
有福有果,解脫牽纏。

佛陀為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就是要「開示」眾生,使能「悟入」——讓人人知道無明業障是自己所造,「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沒有人能障礙你,一切都是自我障礙。生在什麼樣的環境並非外力強迫,而是人人「自投羅網」、自己招來的業力。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曾經卿卿我我、最親最愛的人,為何突然間反目成仇、甚至欲置對方於死地?要理解因緣果報——也許過去生彼此之間有恩、有仇,故此生會遇,相互來報。假如這一生中,恩、怨、仇、恨還是解不開,繼續相互折磨、牽纏,來生還是會聚在一起。

甘願還,債就有機會還清;反之,彼此互給臉色、以牙還牙,如此你來我往,恩、怨、仇、恨愈結愈深,業力之繩愈扯愈緊,將讓彼此更加痛苦。

覺悟了這樣的因緣,要時時自我警惕,待人寬一點——你寬他一寸、他就讓你一尺;彼此之間寬讓,就能海闊天空天地寬。有時候不必等到來生回報,這一生彼此就能相互疼惜,化解惡緣結善緣。

處在困難的環境,甘願接受、自我覺醒,心放寬一點,業力障礙就會寬鬆一點;「自造福因,自得福果」,有福有果,就能解開困難,當下解脫。

六道眾生互為親——
貪婪心起,殘害生命。
反省過惡,起大懺悔。

佛陀說:「人身難得今已得。」我們要珍惜難得的人身,時時都要感恩;也要懺悔——在日常生活中,衣、食、住所做的一切,不知不覺都在造業;要好好反省、大懺悔。

人類貪婪心一開,與人相互衝突、相互為敵,你搶我奪,可以造成整個社會、國家動亂;人與人爭還不夠,還去侵害自然界其他弱勢的動物,讓牠們苦不堪。

當天氣冷時,人們會想辦法保暖。有的人身上披皮戴毛——把兔子的毛皮披在身上;連最猛惡的老虎,都有辦法剝下虎皮來當椅墊,彰顯自己的富貴權勢。

人身難得,為什麼要打扮成動物呢?有人說:「我只是穿兔子皮,沒有剝奪牠的生命。」兔子是很溫馴的動物,人們為了取牠的皮,把牠電昏後活活地剝皮;當牠醒來的時候,多痛苦啊!這樣的凌遲而死,比直接殺死更殘酷。

萬物生命同源、蠢動含靈皆有佛性,應該尊重一切生命。若為了自己保暖,就去侵害動物,把牠們的毛皮披在自己身上;將來的因緣果報,恐怕也會披上那一張皮!

動物也有情,牠們的母愛也不亞於人類。佛經中有一段故事——

獵人上山打獵,舉槍對準猴群中的一隻猴子,在樹上的母猴發現了,不顧一切衝下來要救牠的孩子,但是已經來不及,猴子還是被射殺了。母猴覆在孩子身上悲鳴,哀淒之聲震動山林,讓圍觀的獵人們也深受震撼而一片默然。一段時間後,母猴悲痛的哀號聲突然靜止,獵人走近一看,母猴已經沒有呼吸;事後剖開母猴的肚子,發現牠的肝、腸都斷成一寸寸……獵人們於是覺悟,原來動物也有親情。

天地萬物生命同樣寶貴,在六道輪迴中相互為親;人不應該傷害動物,也不要因為愛牠而據為己有。

今年是兔年,有人喜歡兔子,就去買來當寵物,給牠很好的環境、很好的食物寵愛牠。其實,動物在大自然中逍遙自在,人類給牠再好的環境,還是拆散牠的家族;把牠限制在一個籠子裏、控制牠的自由,使牠失掉在大自然生活的能力,也是苦不堪言。

就如許多父母寵愛兒女,處處關切,讓孩子覺得不自由;親子之間都不得安心,也不得安寧。太過於愛,變成了「寵」,自己牽腸掛肚,對方也會很痛苦。

如果自然界眾生各安其位,不就是美好的世界嗎?

去惡念,護善念——
心起善念,利益他人;
惡念一起,損人不利己。

時間秒秒飛逝守不住,但人的心念一定要守住。人心時時受到無明挑戰,要時時觀照自我心念,去除惡念、守護善念,讓心「清淨在源頭」。

心念向善,利益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惡念一起,只求自我利益、不顧他人,就會做出損人不利己的行為。

善的效應如清流,能不斷流動、向外帶動,社會就能祥和、就能弭平天下災難;反之,惡的效應不斷蔓延,人間將充滿紛爭。

俗話說:「小善不為,大善難成」。僅是心想好意,無法改變現狀;能明辨是非,身體力行,少欲念、多感恩、守善根,才能樹立典範,啟發人心。

涅槃經:「修一善心者,自破除百種之惡。」守護一念善心,就能破除一切惡。人人感恩、事事感恩、處處感恩,讓善的生態、愛的力量,蔚為效應,就能淨化人心、度化世間。

                                                                   ●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大地欣欣向榮。人心也要迎春納福——從過往迷茫的人生中醒悟,不讓習氣囤積;向自我內心耕耘,發大心,立三好願。

口說好話——為自我心地布善種,播撒誠正信實的種子。

心想好意——讓粒粒種子含藏慈悲智慧,啟發念念好願。

身行好事——用喜捨灌溉,讓善種發芽,分秒不空過做好事。

人人都有清淨的本性,可以守本分之善、造人群之福。請大家為世間、為地球,為自己的慧命,多用心!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