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慈濟委員小傳 | 
                   
                  
                     | 
                   
                  
                     | 
                   
                  
                     | 
                   
                  
                    ☉王沈月桂 
                       
                      真正的佛法,當著重在菩薩行者,所以證嚴法師再慈濟委員聯誼會中曾經 
                      開示過:慈濟委員會要把慈悲喜捨視為自己的本份,列為該做的事,以身 
                      體力行來實踐在菩薩道上,而菩薩道的盡頭,即是佛的境界。 
                       
                      天底下有些事情往往令人永遠不能想像的,有些地方也是永遠不能忘懷的 
                      。對慈濟功德會濟世利生的工作的成就,以及證嚴法師高超的宗教情操最 
                      感到欣慰的,莫過於王沈月桂老太太,她一如其他德慈濟委員一樣,不但 
                      具備了一顆善良的心,更富有熱誠、謙和、活撥、積極的外在。她負責豐 
                      原地區的慈濟會務,是一位稱職,盡職的委員,她的內涵,外在不僅代表 
                      了所有慈濟委員的形象,更代表了普天下慈母的懿範。 
                       
                      「每次看到電視或報章雜誌報導有關功德會的消息時,左鄰又舍都會由衷 
                      的讚嘆豐原地區出了一位偉人,我內心實在非常的高興,也非常的懺悔, 
                      高興的我是有這麼一位女兒,能為佛教為眾生做一番慈濟事業;懺悔的是 
                      廿幾年前她要出家,我卻因太愛她而阻擾她,卻使她受了不少苦」。說著 
                      說著,淚水又從王老太太的眼角留下,她也就是師父俗家的母親,雖然她 
                      的年齡已逾六十歲,可是豁達大度的胸襟以及對事、物透澈的正見,讓她 
                      仍保有一顆童真的赤子之心,與她相處,你會發現她的為人非常慈祥,她 
                      的情感非常的純真,也就難怪她的眼淚特別的豐富了。 
                       
                      然而對「愛哭」她卻有著另一種意境的哲學,她說每次想到師父的點點滴 
                      滴她都會哭,但她的哭又因時,因事分為三種階段的心情,一是捨不得的 
                      哭,二十幾年前她千里迢迢的趕到台東清覺寺要帶他回家,而她卻堅決要 
                      出家不與她回去,使她傷心的一路哭回豐原;二是憐憫的哭,她看到師父 
                      率弟子們擠身於普明寺旁的小寮房,自食其力不受供養的苦修,不但三餐 
                      不繼又住不遮雨,她心痛的哭;三是喜悅的哭,看到慈濟會務能推展普遍 
                      全省各地,受到國家元首,機關首長以及各界人士的重視、支持,她高興 
                      的哭。聽完了她幽默的敘述,在輕鬆的氣氛中,又夾雜些許的沉重,這不 
                      也正是道盡了慈母內心深處的酸楚與滿足嗎? 
                       
                      談到她參與慈濟工作的因緣,她簡捷的道出一句話:「全省甚至海外的熱 
                      心人士都為他做事,為何我不幫忙呢?」這句話也可以說是所有參與慈濟 
                      工作者的心聲。 
                       
                      王老太太善根宿具,早在民國五十三年就已皈依八堵海會寺的道源老法師 
                      ,尤其最近幾年來,因子女皆已成家立業,不必再操心家務,拜經禮佛更 
                      是精進虔誠,她說接受了佛法的薰陶,進而學習佛法的應用,使她更深入 
                      的體會到萬法唯心造的真理,雖然悲苦是人生的一部分,但能面對現實, 
                      征服悲苦,才能更堅強心智,提昇性靈,替自已指引出一條正確的旅程。 
                      她的內心有著一個悲願,她希望大家能捨棄自我,共同為慈濟綜合醫院的 
                      興建努力,她認為人的整個身心常為「我」所佔,如果能把「我」拿開, 
                      則我們的身心不是又可以容納更多的事物嗎。 
                       
                      她愛師父更愛慈濟,愛師父是母女之情,愛慈濟是因為那是一項續佛慧命 
                      的事業,她盼望能有更多的人來愛慈濟,參與慈濟,加入慈濟行列。記得 
                      曾在某篇文章看到這麼一段:「人生在世,任何人也無法要求他的道路完 
                      全平坦,但是你可以要求自己有一雙強而又健的腳,把石子踢開,把崎嶇 
                      踩平,你的足跡所至,就是陽關大道」。行菩薩道不也就是需要這種決心 
                      與毅力嗎? 
                       
                       
                      ................................................................................................................................ 
                       
                       
                      ☉張雲蘭 
                       
                      時趨末法,在世人高喊世衰道微的今日,慈濟濟世行列,正如宏鍾,喚醒 
                      人類之懞懂無明,如甘泉洗滌滋潤人們乾枯的心田。十多年來,慈濟委員 
                      們,個個莫不在會長諄諄善誘的鼓勵下,於菩薩道上,精進再精進。近年 
                      來,慈濟建院大業的籌備與策劃,更時常有人聞而隨善加入慈濟勸幕的行 
                      列。 
                       
                      每當會長至台中辦理會務,落腳於慈濟台中分會時,常可看到富泰的身形 
                      爽郎的笑聲,遇人即迎上甜甜的微笑,這即是今年正式步入勸募行列的張 
                      雲蘭居士。 
                       
                      二十多年前,多次的因緣聚合了四位年輕活潑的少女,進而成為莫逆的金 
                      蘭之交。在閒談時,他們曾有一份共同的理想,約好四人將攜手遁入深山 
                      修身養性。然各人因緣所具,四位當中一個個步入家庭,周旋於丈夫、兒 
                      女之間。只有排行老三的,於外緣的徹悟之下,而以佛門為終生的依止。 
                       
                      本會會長-證嚴法師,即是這位誓願以佛心佛道為己心己志的老三。當筆 
                      者訪問到排行老二的原蘭居士時,他激動的泫然泣下,久久不能自己,好 
                      一會兒,才輕輕的道出:我是哭自己太晚著手加入慈濟行列,這一慢慢了 
                      二十年了。 
                       
                      雲蘭居士生性爽朔、舉手、投足,在在顯示出率真的個性。自幼農家出身 
                      ,曾輾轉到豐原工作謀生,進而認識了會長-證嚴法師。婚後定居於台中 
                      的雲蘭居士,有個溫馨、祥和的家園,由公務員轉經商的丈夫池文彬先生 
                      、溫和、親切。大女兒從事護理工作,剛考完聯招大考的小女兒溫文、典 
                      雅。大兒子服役中,次子也在社會上做事。在學中的小兒子更是活潑、聰 
                      明。兒女們個個慧根俱足,聰穎乖巧。 
                       
                      每月中部委員們作貧民訪問調查時,雲蘭居士清晨即為大家作好午餐的便 
                      當,訪問後的討論會,雲蘭居事也常有獨到、精闢的見解。 
                       
                      八月間,雲蘭居市專程偕同堂上雙親及友人,回到精舍皈依於會長座下。 
                      如今對會長-證嚴法師這二十多年的雲高情誼,更昇華為衷心的景仰與愛 
                      慕。 
                       
                      雲蘭居士雖然才剛踏入慈濟工作不久,但在她時時對慈濟獻上心力,已為 
                      中部會務添曾莫大力量,她自己也覺得人生將更充實,更有意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