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成佛之道 | 
                   
                  
                     | 
                   
                  
                    | ◎印順導師 | 
                   
                  
                     | 
                   
                  
                    說到方便,第一、性空唯名系,能於畢竟空中立一切法;不能成立的,要 
                      以『依實立假』為方便,說依他自相有。這是最能適應小乘根性,依此而 
                      引導迴小向大的。但一般凡夫,外道,不信無常無我(空),不能於無常 
                      無我立一切法,佛就不能不別出方便,說一切眾生身中有如來藏了。這對 
                      於佈畏空無我,攝引執我的(凡夫)外道,是非常有效的。攝化眾生的根 
                      機,從五事具足,到五事不具的小乘等,在到一般凡夫外道,攝機越來越 
                      廣,所以說方便以如來藏說為最勝,也就是最能通俗流行的理由。近見外 
                      道的『景風』說,如來藏佛性,與上帝及靈性相近,應特為貫通。這當然 
                      是外道想以比誘化佛弟子,值得大家警覺,但還是由於形式上類似的緣故 
                      。第二、於一切法空性立一切法,真是擔草束過大火而不燒的大作略,原 
                      非一般所能。但事實上,離此並無第二可為一切法依的。所以為了攝化計 
                      我外道,就密說法空性為如來藏。這是好像有我為依,而其實還是無我的 
                      法空性。對於五事不具,近於小乘的根性,佛又說:『我說如來藏,以為 
                      阿賴耶。愚夫不能知,藏即賴耶識』。原來阿賴耶,還是如來藏。依如來 
                      藏而有無使虛妄薰習,名阿賴耶識,為雜染(清淨)法所依。不知其實是 
                      依法空性--如來藏;可惜有些學者,不能自覺吧了!如約有漏的阿賴耶 
                      識,這只能說是生死雜染法的中心。阿賴耶識也還是依轉識,要依轉識的 
                      薰習,與轉識有互為因果的關係。所以,阿賴耶識只是相對的依止。 
                       
                      如賣藥一樣(愣枷經有醫師處方,陶家作器比喻),賣的是救命金丹。性 
                      空為名系,是老店,不講究裝潢,老實賣藥,只有真識貨的人,才來買藥 
                      救命。可是,有人嫌他不美觀,氣味重,不願意買。這才新設門面,講求 
                      推銷術。裝上精美的瓶子,盒子,包上糖衣,膠蘘。這樣,藥的銷路大了 
                      ,救了的命應該也多了。這如第三時教,虛妄唯識系一樣。可是,幼稚的 
                      孩子們,還是不要。這才另想方法,滲和大量的糖,做成飛機,洋娃娃- 
                      -玩具形式,滿街兜售。這樣,買的更多,照理救的命也更多了!這如真 
                      常唯心系一樣。其實吃到肚裡,一樣的救命。但能救命的,並非瓶子,盒 
                      子,糖衣,膠蘘,更不是糖和洋娃娃,而還是那救命金丹。這叫做方便, 
                      以方便而至究竟。方便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方便為究竟』的謬譯, 
                      真是害盡眾生!假使盒子,瓶子精美,竟然買盒子,瓶子,而不要藥,不 
                      吃藥,那可錯了!假使買了飛機,洋娃娃,越看越好,真的當作玩具玩, 
                      那真該死了!而且,糖和得太多,有時會藥力不足,有時會藥性變質,吃 
                      了也救不到命。所以老實賣藥,也有他的好處。三系原是同歸一致的,「 
                      智者」應「善」巧地「貫攝」,使成為「一道一清淨」,一味一解脫的法 
                      門,免得多生爭執。最要緊的是:不能執著方便,忘記真實。讀者!到底 
                      什麼是如來世說法的大意! 
                       
                      成熟眾生道,佛說以四攝; 
                      布施及愛語,利行於同事。 
                       
                      在菩提道中,自成熟佛道的六波羅蜜多,已經說過。說到「成熟眾生」的 
                      利他「道,佛說」要「以四攝」來攝化眾生。四攝,是四種攝受眾生的方 
                      法。在家或出家的,無論是家庭,社會,國家,或在僧團中,在信徒中, 
                      要集成群的關係,起著領導作用,得到大眾的信任,肯接受教化,見於實 
                      行,就決不能離開這四攝。四攝本為共世間的,世間的領導者,都不能離 
                      四攝的原則。菩薩是以利他為先的,自然更需要四攝。從大乘的四攝利他 
                      ,可知大乘利他,是要有『同願同行』,而菩薩處於領導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