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三十日 不因人亂了心
11.30《農十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在人群中行菩薩道,心不受人我是非污染,不因無明造禍端。
找回行醫初發心
與北區慈濟人醫會志工座談,上人鼓勵大家,把握機會參與國際賑災義診,中西醫都可以發揮良能,為貧病人減輕、拔除病苦。
上人提到新加坡慈濟人醫會,成員或許宗教信仰不同,但是用心「薰法香」,吸收慈濟精神,回到臺灣時所分享的都是如何用法轉變心境、克服困難,增長他們的醫療慧命。
「醫療的慧命起於一分愛心,回歸當初從醫所立的志願。或許剛剛從事醫療工作,都有一分熱忱要搶救生命,發願用愛對待病人,但是時間久了,遇到種種境界,總是會忘記最初的一念心。因為投入慈濟,讓他們找回初發心,所以他們愈做愈歡喜,接引愈來愈多醫療人員加入慈濟人醫會,自動請求要到柬埔寨、越南、斯里蘭卡等國家去義診。」
「人生最苦的是病痛,病痛中最苦的是殘疾,還有人自出生就不健全,甚至是一個家庭接連生出不健全的孩子,真的是很苦!這樣的家庭需要人醫菩薩用愛付出、減輕他們的痛苦。很感恩大家經常上山下鄉義診,發揮醫療良能救拔貧病苦難。」
「每當有大型國際營隊,不論是在花蓮、臺北或臺中,人醫會駐站照顧海外法親,我真的很感恩!大家守護健康也守護愛,讓海外慈濟人遠地歸來,健康地帶著滿滿的愛與感恩而回。」
相親、相愛、相容
「這幾天聽到臺灣慈濟人陪伴照顧戶,有的一陪十多年,從孩子還年幼,陪伴到現在讀大學、出社會。臺灣慈濟人是如此用愛心、耐心在扶助弱勢家庭,海外慈濟人也一樣,長期幫助貧窮苦難人的生活,也鼓勵他們行善付出。」
在北區第七場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提及臺灣志工前往土耳其關懷敘利亞難民以及滿納海學校,即使語言不通、宗教不同,但是大家好像家人一般溫馨互動;志工雖然感動,也不捨難民與孩子們長久承受身心之苦。
上人嘆言,天災過後,只要會合人人的愛心力量,就可以為受災居民重建家園、恢復生活,但是人禍動亂影響深遠,人道援助也有諸多阻力,所以看見天下苦難,除了啟發悲心、發揮愛心,也要自我警惕,珍惜身在平安之地的福報因緣,守護好一念心,莫因無明惹起禍端;自知有福,就要惜福、多造福。
「在人群中行菩薩道,但是心不要被人群的是非煩惱所污染。」上人說,走入慈濟,面對的是一個大團體,人人的習氣不同,表達出來的聲色也不一樣,要自我定心,不要因人亂了心。
「雖然人人都是凡夫,不過有同一個心念── 佛心師志。佛心是大慈悲心,愛天下眾生,師志要力行菩薩道。」上人叮嚀,運用佛法修除煩惱無明,化小我為大我,去除私己的執著與偏見,就能夠開闊心胸、包容天下,人與人之間都可以相親、相愛、相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