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 有福臺灣
11.27~28《農十月‧二十至二十一》
【靜思小語】惜福愛物,不要消耗過去累積的福報;見苦知福,不求享受還要行善造福。
用心也用耳朵看
環保志工洪榮選師兄在七年前眼中風,只剩右眼能見微光,未婚獨居的他生計中斷,惶然無助時有因緣受到接引,來到慈濟雙和環保站做志工,身心找到了依靠。
二十七日,師兄在法親陪同下與上人對話,他感恩表示,雙和環保站的無障礙空間,讓身障者以及年長者安心走動、做事;也想要加入慈誠見習、培訓,跟著慈濟人力行菩薩道。
上人予以肯定:「你已經體會到無常,突然間眼睛就看不見了;已經遇到了,心就要放下、要善解。只要有靈敏、健全的腦力,也有健康的身體,就還有很多事能做,可以活得很快樂。」
「慈濟世界是明朗的,雖然失去視覺,只要用心,也可以『用耳朵看』,多聽法。你在環保站發揮良能,用手摸就能分類紙張,實在很不簡單!」
眼光放遠看世界
「臺灣以愛與善為寶── 人與人之間互愛,合力照顧貧窮困苦人,補其不足、膚慰其心,讓人人安定生活;對於物資也要愛護、珍惜,不要無節制地取用,保護、照顧好大地。」
一千四百多位環保志工齊聚新店靜思堂參與歲末祝福典禮,上人感恩環保志工們年輕時照顧家庭、養育子女,如今雖然已經不必為家庭、子孫而奔忙,仍然不休息,發心投入環保志業,照顧天地環境。
上人讚歎高齡長者不認老、天天投入環保,「我們累積了豐富的人生經驗,肢體動作還很敏捷,做事很俐落;我們會做的粗工、細工,能處理的各種生活瑣事,年輕人還不見得學得會。」
「剛才師父送福慧紅包給大家,牽起每一位環保菩薩的手,都摸到厚繭,我自己覺得很慚愧,因為你們的手都是充分利用的,為家庭、為社會、為天地做了多少事。」
上人談到世間苦難多,生活在臺灣實在很有福,幾十年來生活穩定,但也因此製造了許多垃圾;許多國家的民眾不僅買不起奢侈品,連基本的生活物資都難以取得,他們所使用的物品、身上所穿的衣物,比臺灣環保站裏回收的物資破爛得多。所以總是希望能夠引導人人「見苦知福」,懂得惜福愛物,不要再浪費,消耗過去累積的福報。
上人說及過去老一輩都會勸誡年輕人:「不能太浪費,老天爺眼睜睜在看。」其實是自己的心眼要睜開來看,看看生活是不是過分享受了?眼光要看得遠,從大愛臺可以看見天下有許多苦難人、看見人間的種種苦難相,也可以看見無分種族、貧富,只要心門一開,人人都可以發揮愛心,積聚點滴之力,為天下眾生付出。
有願力才有道氣
二十八日,上人來到三重靜思堂,三千多位慈誠、委員、榮董及會眾歡喜參與歲末祝福典禮。上人於典禮中開示,一進到三重靜思堂,就看見浩蕩隊伍,一路往前走,感覺到這個「家」很興旺,每一位人間菩薩都是飽滿的菩薩種子,能夠從「一」生無量,一人度多人、一代傳一代。
「三千多人同在這個道場裏,雖然分別在幾個大、小空間,但是人人動作整齊,讓空間因人而莊嚴;有合齊的人群,有威儀的形態,會合起來就是很有道氣的莊嚴道場。」
上人說,「靜思法脈勤行道」,是靜思弟子發揮誠、正、信、實的願力,延續靜思法脈的精神理念,在「慈濟宗門人間路」廣度眾生。所招募的會員,看見了慈濟委員的誠、正、信、實,每個月捐善款;人人的點滴力量,匯聚成救苦救難的資糧。
「我們的道場是用誠、正、信、實構成的莊嚴道場,有願力才有道氣。海外歸來的慈濟人,看見臺灣慈濟人以行動表達誠正信實與慈悲喜捨,毫不藏私地傳授平時做慈濟的經驗,而且貼心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讓他們充分理解慈濟的法是落實在生活、待人接物之中,成就他們在居住地開啟慈濟宗門、踏實力行菩薩道,這分緣結得更深了,所以我要向大家說感恩!」
三重地區的慈濟人有夫妻檔、母女檔,還有全家都是慈濟人,或是一家多代、家族裏有多位慈濟志工。上人讚歎表示,若非大家發揮真誠的愛心與智慧,要讓現在的年輕人能認同父母、祖父母做慈濟,還能受感動,也願意投入,可不簡單!
上人說,全家人都有共知、共識、共行慈濟菩薩道,是很溫馨的法親家庭,「以福慧傳家,無論是自己的小家庭或是慈濟的大家庭,家家合和互協,就是人間的福,促進社會祥和、世界和平亮麗。」
來臺灣取「環保法」
「臺灣很有福,因為有你、有他,還有我,大家合力愛惜臺灣的土地與空氣;但是全球的空氣是流動的,不能只靠我們努力,若要挽救地球環境、清淨污濁的空氣,全球人都要發揮愛心,少欲節約、疼惜物命,也才能消弭災難。」
下午的歲末祝福典禮,有一千八百多位環保志工參加,上人表示,慈濟推行環保已近三十年,期勉大家要從臺灣向國際開啟「環保之道」,讓海外志工、國際人士來臺灣取回「環保法」。
「感恩菩薩們行善造福減災難,也要記得聞法、說法、傳法以淨化人心。」上人叮嚀,人心要淨化,就要節制口欲;否則為了滿足人類口腹之欲,可知道每一天、每一秒都有動物面臨死亡而哀號,含恨、含怨而死,人間殺業深重,愛恨情仇糾纏不休,冤冤相報,愈來愈不平安。
「常說禍從口出,所以要謹慎,若是大家都能茹素,不再吃眾生肉,口說好話無爭端,彼此結好緣,社會自然就能祥和無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