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26期
2019-01-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
  特別報導
  健康百寶箱
  親師生‧坦白說
  慈善臺灣
  慈善國際‧美國
  慈善國際
  人醫之愛
  髓緣之愛
  聞法札記
  同個屋簷下
  阿板薰法香
  旅行的意義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最美笑容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26期
  十一月二十三日 過去、現在、未來

11.23《農十月‧十六》

【靜思小語】珍惜現在的成果,見證過往的艱辛,更要持續鋪展未來。

花博環保人文館

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已於十一月三日開幕,慈濟團隊打造「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善用回收物在三百坪空間做展覽,傳達環保理念。中區志工在事前即投入大量心力,在展期也輪班駐站導覽。十一月二十三日,大家齊聚臺中靜思堂向上人展現成果。

志工們歡喜熱鬧地扛著上百斤紅龜粿來到座談會場,展現香積實力。郭淑敏師姊報告花博值班志工的香積事務,由臺中第五聯區與大甲六個和氣區共同承擔,一次輪兩天,一天供應兩餐;林淑嬌、劉秀美師姊等人展示用回收小包裝袋製作的堅固美觀手提袋、用飲料利樂包做的遮陽帽等物品;汪宗斌師兄報告如何將閒置溫室改造成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感恩團隊共同成就。

上人欣言大家花時間、費心力投入,是出於愛地球的清淨無私之心。「婆婆媽媽都很會說道理,阿公、阿伯也很有魄力,從無到有,把展覽布置好,還能將看不見的道理講解得讓人有感受,而且看得到成果,實在很不簡單!慈濟人就是有這樣的本領,有本領的人要感恩有慈濟讓自己發揮功能、良能;法親之間也要相互感恩,感恩大家共同成就慈濟事。」

「剛開始你們是在炎熱的大太陽底下工作,也可能突然下雨,這種多變化的氣候,相信大家都是堪得忍受,因為甘願做、堪忍耐;如果問你們辛苦嗎?你們總是說『幸福』;再問你們幸福嗎?你們也說『美滿』,是愛的能量讓一切美滿,而且化腐朽為神奇。無論年長或年輕,大家各顯神通──以充分的環保精神,通達各種物品的道理,製作完成美麗的展覽品、實用美觀的物品。只要具有精神理念,願意去做,則無事不通,所以稱為『神通』。」

上人表示,佛陀教導眾生修行,並非追求飛天遁地的神通,而是要大家腳踏實地力行菩薩道,利益人間、造福人間,心不受利欲污染、無貪著。就像花博志工沒有一位從這個過程得到金錢利益,只是專注認真地把事情做好,完成後相互讚歎,人人都得到成就感而皆大歡喜。

上人感恩大家做到了,才有辦法將環保成果對海內外的參訪者做展示,呼籲人人愛惜物命,做好資源回收,節能減碳,讓世世代代都能生活在平安富足的好環境。

九二一地震展覽館

與中區慈濟人談舊分會的展覽布置,上人表示,之所以特意展示「九二一大地震」的歷史資料,是因為九二一是震驚全球的強震,許多國家的救難隊前來協助,慈濟人更是立即動員,長時間投入大批人力、匯集大眾的心力,做到為受災者安身、安心、安生。展示出災難苦相,雖然令人揪心,但是見苦才能啟發悲心;舉凡苦集滅道、慈悲喜捨的佛法道理與精神,皆以「苦」為前導,進而引人入法、發心立志救苦救難。

「人生離不開苦,慈濟人甘願為了救苦救難而付出,任勞任怨不覺苦,即使所接觸的都是悲苦人生,也苦其所苦,擁抱著受災者,和他們一起哭泣,這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實例,寸寸情、寸寸愛,建構『覺有情』的菩薩世界。」

上人讚許慈濟人發揮智慧與愛,以超越的能量超越了困難,將舊分會展示空間在短時間內布置完成:「只要有心,天下沒有困難的事;只要有愛,絕對沒有仇怨障礙。人人發心,心力合齊而投入,這個活動本身就已經有很充分的精神內涵可以展示。」

「雖然從前的歷史足跡很寶貴,然亦莫忘現在的成就;現在回顧過去,可以發現當時開闢的這條道,已經鋪得很平坦,要把握因緣引導人人走進靜思法脈勤行道,持續鋪展慈濟宗門人間路。」

翻看「九二一」二十周年相片檔案,與現在的景象完全不同,不只是環境變化很大,志工也從中壯年進入老年;雖然形貌隨著歲月變老,然而大家在這二十年當中持續精進,智慧在分秒中成長。

上人說,隨著歲月流轉,無心行菩薩道的人已經離開,留下來的都是粒粒飽滿的種子;大家要將這一路走來的情景深銘於心,回想起當時是如何賑災,從急難救助到借土地搭建簡易屋大愛村,讓受災鄉親在重建期間身心安住;投入希望工程,援建幾十所受災學校等等,大家盡心盡力,不辭辛勞,真的為安定災後社會民心發揮了很大的力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