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672期
2022-11-01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特別報導
  親師生.坦白話
  農禪生活
  老得很健康
  主題報導
  書訊
  人物誌
  慈善全球‧印尼
  慈善全球‧中國大陸
  慈善臺灣
  百川歸海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真情映象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672期
  記得證嚴法師的幾句話: 多用心、前腳走、後腳放、來不及了
撰文‧林安梧(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

從生下來的那一天,以世俗看是一直在增長,但從終點來看,是一直在減少中。
我們真的要多用心,要愛惜時間,來不及了,攜手努力吧!

在慈濟大學教書十多年,最常聽到證嚴法師說的話是「多用心」。用心很重要的,以前父親也常跟我說:「做事情,要入心。」入心,就是心要用進去,就是「事要真正放到你心上來」。要不然,就好像拉石磨的牛一樣,只是身體在拉,是不可能藉此悟道的。如果用心在上,想到世間事,往復循環,功夫深,才能真正契入心。 

孟子說「心之官則思」,心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思考。思,上面一個「囟」,底下一個「心」,後來「囟」寫錯了變成「田」。其實「囟」是指腦門,「心」是指心臟,是人的生命中樞最重要的兩個地方;一般講的「心思」就是這兩處,簡稱為「心」。

「心」的功能重在思想,「心之官則思」的思,其實包括思想、情感和意志;換句話說就是「覺」,有所感、有所覺,攝受進來的感覺與資料,經由「覺醒」的功夫躍然而生。其中有幾條路,我對這個對象的確定,由覺而知,我對於這樣一個的覺,回到內在,而因此啟動了道德實踐的動能,這叫「反省」,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回想自己是正直的,即使千萬人,還是勇往直前。這個覺,可以對外有所確知、對內有所反省,也是個道德的確知,也關聯著良知之知,就此能夠「致良知於事事物物之上」,這就是一個道德實踐的功能。所以覺,連著知識的功能,也連著道德實踐的功能,所以要「多用心」。

法師也提到「來不及」,這樣一來便有時間的迫切感,但並不是不從容,而是要體會到「佛法難聞,人身難得,東土難生」,而今有因緣接觸大乘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智慧,讓生命有永恆的追求。

人的生命,獨特性是什麼?從生下來的那一天,就世俗而言是持續增長,但從終點來看,是一直在減少中。正因為生命有限、時間不會停歇,所以一定要當下去做,要往前邁進,「前腳走,後腳放」。法師與我的母親同年,時刻地提醒著我們,覺得非常幸福、非常歡喜。我們真的要多用心,要前腳走,後腳放,要愛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來不及了,努力吧,攜手努力吧!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