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看地獄到醫院,看天堂在慈濟 | 
                   
                  
                     | 
                   
                  
                    | ◎善慧書苑 | 
                   
                  
                     | 
                   
                  
                    ◆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從歲末的聯歡會綿延至新春,精舍川流不息的人潮,隨著年假的結束,逐 
                      漸恢復日常的作息;人們各就各位,隨著時光列車,各奔前程。 
                       
                      上午,回精舍過兩夜,向上人拜年的紹淵師兄,在眾師兄依依不捨的情景 
                      下,告駕步上歸程。專程返花,與上人圍爐過新年的靜銘師姐,因天氣驟 
                      變,感冒氣喘住院數日,今日亦康復,由孫女陪同,搭下午班機返回台北 
                      。訪客漸稀,使上人得以過目積壓的稿件。誠如上人所言:休息就是換另 
                      一種工作。這種無時無刻,以身作則,無聲的說法,不知聽聞者幾何?慚 
                      愧!慚愧! 
                       
                      傍晚時分,辦公室快節奏、單調的電腦按鍵聲,突然被悅耳的合唱聲所掩 
                      蓋。原來是台大晨曦(佛學)社的二十多名學生,和諧的唱著慈濟護專校 
                      歌。在男女混聲中,雖然音色各不相同,高低有所差異,但「唱好」的目 
                      標一致,由此共識下,使大家和合;聽者愉悅,達至音「悅」的效果,而 
                      這「和」的景象,正是音樂教化之功,足見古聖周公制禮作樂,天下大治 
                      ,享國久遠之因由。 
                       
                      上人欣喜道:「很高興看到你們,今天我改了幾篇講稿,篇篇都有提及青 
                      少年的問題;但是,你們都沒問題,因為學佛的孩子不會變壞。」一時春 
                      風化雨,笑聲四起,和樂融融。 
                       
                      孺慕的學子們,紛紛把握這難得的機緣,向上人請益佛法及生活點滴,在 
                      場的義工及懿德媽媽們也助緣請法,溫馨的畫面,正是「天下第一家」─ 
                      ─慈濟的動人之處。 
                       
                      參觀過醫院的學生,覺得醫院很像人間地獄,好奇地想知上人為何建醫院 
                      而不建佛學院?上人道:「醫院其實就是道場,也是佛學院。就以念佛來 
                      說吧!曾經也有法師問我:為何不蓋佛學院?我陪他參觀醫院,病患看到 
                      我們都合掌說『阿彌陀佛』,反而是我向他們說『您好』。法師若有所感 
                      的說:『原來醫院是佛學院,也是道場。』」 
                       
                      還有一天,我在醫院,無意間聽到一位太太正在講電話,說:『……你們 
                      不必替我擔心,我不是住院,是住在觀光飯店。』由此可知她很快樂。所 
                      以,我說『要看地獄到醫院,要看天堂到慈濟。』」 
                       
                      每每看見上人孱弱的法軀,總會讓人驚歎:究竟什麼是支持上人毅力的來 
                      源?師答:「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生命有限,慧命無窮。看透自己的生 
                      命,就會及時把握生命功能。……」又言:「……內心存誠,就不怕苦, 
                      再艱鉅的磨鍊,都當做享受;要取信於社會,就要秉持公正,而社會群眾 
                      的肯定,即是我最大的支持和精神力量。」 
                       
                      一旁聆聽,身兼委員與懿媽媽的何瑞真師姐,忍不住化身成學生說:「師 
                      父,假如我是尚在就讀的學生,應如何建立人生的目標?」上人不禁望望 
                      這位熱心的弟子,眾人見狀,皆會心一笑。師言:「世間沒有比時間更寶 
                      貴的,不要抱著好玩的心去研究學問,不要『加減』讀書,要很認真的讀 
                      ,學習佛法也是一樣,要用心。在學校所學的是功能,而佛法的教育則是 
                      啟發良知,發揮良能;若是一味追求功能,最後會演變成功利。難得台灣 
                      目前這麼幸福、自由,要知福、惜福、再造福,找出最適合現代的佛法, 
                      莫在劇本中荒廢時日。……」 
                       
                      在一問一答中,不捨晝夜的光陰,悄悄地奏起「珍重再見」的曲目,學員 
                      們告別上人,相信今夜句句法語甘露,如人飲水──點滴在心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