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可致祥和 |
|
◎靜淇 |
|
【如是我聞】
「愛的形象是溫和,愛的表現是和睦,台灣地方不大,人口不多,大家要
彼此愛護這塊土地,自然人通氣和,成為令人嚮往的幸福的地方」。
這是民進黨下屆黨主席許信良先生,於日前到花蓮拜見上證下嚴上人,請
求上人對當前台灣朝野兩黨對立的現況發表意見時,上人所答覆的一席話
。
相信這席話正也是反映了沈默的多數人的意見——我們的社會需要和平和
安詳。
看看目前的社會,不但有著太多不同的意見,更有著太多可能帶給社會混
亂與不安的聲音,這種現象,與其說是民主社會中求新求進步的過程,倒
不如說是堅持己見的人,欠缺了溝通和互愛。
我常在想,假如每個人都能打開心門,互相容納彼此不同的意見,建立愛
的共識,天底下怎會有解決不了的事?天底下又那有我不愛、不能信任、
不能原諒的人呢?既然人人都能互愛、互信、互諒,社會又怎會不安定不
和詳呢?
記得慈濟展開大陸賑災的活動時,曾有人問道:為什麼要去救濟「那邊」
呢?上人回道:慈濟的愛是不分政黨、不分國際,也沒有界線。
在功利主義瀰漫、物慾橫流,人性不斷被腐蝕的今天,上人的這句話,不
啻為我們的社會注入一股清流;所以說「愛」,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利他
」表現,愛不但可以化暴戾為和詳,也可以化阻力為助力。
美國教育家麥克勞博士,曾就如何更積極面對人生,提出箴言十則,其中
一則是「全心全意付出愛心」。他說人生最幸福的事,是世間有特別愛護
你、關心你的人,如甘苦與共的終身伴侶,子女兒孫、好鄰居、或是一、
二位知己好友等等,我們要珍惜這種幸福,更要付出自己的真情,因為在
互相關懷合作中,可以得到最真摯的慰藉。
現在的社會出現各種亂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愛心所造成的,如何來
化解紛爭?如何讓大家相互諒解?就必須人人拿出愛心,誠如上人所說的
:世間事都是彼此相對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磊落的心
胸任事接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了真善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