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佛一日記 | 
                   
                  
                     | 
                   
                  
                    | ◎游彩霞 | 
                   
                  
                     | 
                   
                  
                     
                      ◆母雞帶小雞 
                       
                       
                      清晨,在微曦中,懷著喜悅的心情,搭上這班不同於以往「慈濟列車」的 
                      「精進列車」,東往花蓮。 
                       
                      這分喜悅,緣自於上人宣佈:暑假期間「慈濟列車」停開,希望各地區委 
                      員們利用這兩個月時間,分批回精舍參加一日精進會,接受上人的再教育 
                      。自那時起,便是一份企盼。終於等到了楊玉蓮師姊的通知:「八月卅日 
                      」,已是倒數第二批了。 
                       
                      上人說:「學佛要上求下化。」每次回精舍都有不同的收穫:不論是在「 
                      慈濟列車」任隨車服務人員、或是擔任懿德媽媽,一樣的我,不一樣的角 
                      色,感受到不同的法喜。而這次的精進會性質特別,領受上人的法益更多 
                      。 
                       
                      那天,早在火車啟動的那一刻,我就沉浸在「一日精進會」的法喜中,怎 
                      麼說呢?這要感謝我們的「母雞」──勝勝師姊啦! 
                       
                      師姊跟隨上人跟得緊,做得多,體會更多;更讓我感恩的是,她總是將上 
                      人的「寶」,咀嚼成最容易消化的狀況,再來哺育我們這些「小雞」。有 
                      例為證: 
                       
                      上人說:「愛心,就是要好好愛護自己的這顆心。」「從別人的錯誤中, 
                      找出自己的責任來。」 
                       
                      勝勝師姊解釋說:「我們不但要照顧好自己的心念,還要愛護別人的心念 
                      。」 
                       
                       
                      ◆一路上拾寶 
                       
                       
                      啊!那金剛經上參不透的一句「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咐囑諸菩薩」,原 
                      來尚有一層深意,上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教誨,無非都是在護念我們。 
                       
                      以「天下無我不愛的人」為教典,教我們以無緣大慈,去感恩、去護念所 
                      有以順緣、逆緣示我的諸菩薩眾。藉慈濟因緣,時時囑咐我們堅定的走在 
                      菩薩道上,勇猛前行。而「人生沒有機會讓你重新來過」是教我們在抉擇 
                      行止上,須慎思慎行,不容許錯失。 
                       
                      在火車上,我一路鍥而不捨的「黏」在勝勝師姊身邊。來向她請教問題的 
                      人很多,她一一為她們「解結」,我則在旁邊努力的拾寶。她說得很多, 
                      說話又快,快得讓我來不及聽,來不及作筆記,像拾不完的七彩寶石,粒 
                      粒晶瑩、清澈,且又受用,如: 
                       
                      「小人忘恩不忘怨,聖賢忘怨不忘恩。」 
                       
                      「『疼愛眾生如子』,與我無緣無故的眾生都疼愛了,為什麼不能愛自己 
                      的先生、太太?『尪囝,某囝嘛』,把先生當孩子,把太太也當孩子般的 
                      疼愛,世間那有怨偶?」 
                       
                      「不要苛求眾生,眾生如果可以被苛求,就沒有眾生可度了。」 
                       
                      「如果你還有與人計較的心,那還學什麼佛?」 
                       
                      「感恩心就不會陷入絕境。」 
                       
                      車過和平站,勝勝師姊宣佈佛一期間應守的規矩及禮儀,告訴我們一下火 
                      車就禁語,並請大家整肅儀容。有一位師姊長髮披肩,髮型很時髦;勝勝 
                      師姊一聲:「幫她整理一下頭髮。」兩三位師姊馬上動手,三兩下,一個 
                      清爽的「慈濟頭」就完成了,那位師姊的氣質馬上就不一樣了,真美! 
                       
                       
                      ◆開始學走路 
                       
                       
                      抵精舍,已是十點多了,師姊們安靜而快速的放置好行李,很快的在中庭 
                      集合,聆聽慈師父為我們講述佛一儀軌。 
                       
                      禮拜法華經之後是繞佛,這是今天的重要課題之一,上人要我們「好好學 
                      走路」。 
                       
                      走路,竟然可以是如此輕、柔、端、嚴,莊重而又堅定;看著常住師父們 
                      踩著整齊的步伐,連海青縵衣擺動的幅度都是一致的,那分寧靜、安詳, 
                      那分清淨至美,使我不自禁的生起一份欣羨之情;想著,如此清淨莊嚴的 
                      行儀,是在怎樣的師徒授受之中,得到的一分心靈相契呀! 
                       
                      當稱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時,又是一份深深的法喜。以前,一直習 
                      於稱念「南無阿彌陀佛」,雖也深知學佛人若執於一佛一號,便是大執著 
                      ;念佛,應如上人所教:「念得佛心為我心」才是。 
                       
                      然因初學以來的習氣使然,執於一句「阿彌陀佛」,其他尊佛聖號都成了 
                      「不習慣」,即或勉強稱念,也常念得自己煩惱迭起,這分浮躁,此番竟 
                      隨著維那師的引磬聲,將一句句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念得心平氣順 
                      ,念得無限歡喜。對個人來說確是一大突破。彌陀、世尊,乃至十方三世 
                      一切諸佛,何者不是我們的典範?對每一尊佛示現的差別德相,都應至心 
                      「稱」讚憶「念」呀! 
                       
                      正自思惟間,忽聞上人一句:「注意,調整好自己的腳步」「走路時心要 
                      放在腳上」,是呀,走路時心念奔馳於「此佛彼佛」之間,也是一大散亂 
                      。趕緊收攝心念,修正腳步。看看大眾,調整自己,這正是踏入慈濟團體 
                      中,不可缺少的心態行止。 
                       
                      一支香結束了,師姊妹們的腳步由開始時的凌亂,到後來步步一致的起落 
                      ,上人的嘴角浮現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師父啊!弟子們受教了。 
                       
                      午齋前,上人教我們如何端碗舉箸──端碗要如「龍口含珠」,舉箸要如 
                      「鳳頭飲水」。吃飯時,坐姿要端正,要以碗筷就口,有如「龍鳳來朝」 
                      。接著上人幽默的說:「吃飯皇帝大嘛,現在我們就開始『龍鳳來朝』吧 
                      !」 
                       
                       
                      ◆處處可聞妙蓮香 
                       
                       
                      午休片刻之後的四支香不曾間斷,上人為我們提要宣說三十七助道品,為 
                      我們「調心」。 
                       
                      三十七助道品已有錄音帶及書籍發行流通,今日上人以提要鉤玄的方式, 
                      在會中一再為我們複誦,是要我們切記於心,才能行諸日常生活之中。在 
                      這段開示中,有許多極具警策作用的法語,茲摘錄部分於后,以誌不忘: 
                       
                      ˙有心學佛則能成佛,無心學佛則為眾生。 
                       
                      ˙心念有善惡兩相,惡念一動,動作就會跟著做出來,所以惡念生時,要 
                      能立即轉念,在尚未付諸行動之前,要讓它「到此為止」。 
                       
                      ˙對於未學佛前所犯的過失,不要耿耿於懷,過去已矣,不要掉悔,但要 
                      立意不再輕犯。 
                       
                      ˙要好好培養善根,見人受苦,不能生出同情心,是異常的心態,要趕快 
                      培養憐憫心、慈悲心出來。 
                       
                      ˙一般人滿心煩惱。煩惱是自己想的,沒有人能為你撥開,要你自己去放 
                      下。 
                       
                      ˙凡夫心染污,佛心、菩薩心清淨。要去除煩惱,就要將凡夫心換作佛心 
                      ;佛心是大慈悲心,有大慈悲心,則沒有煩惱心。 
                       
                      ˙學佛人念佛不是要求生西天,而是要清淨己心,以念佛來替代煩惱雜念 
                      。古德祖師教人念佛,乃因念佛時心念慈悲,心無煩惱;慈悲能造福人群 
                      ,無煩惱則能產生智慧。 
                       
                      ˙念佛法門是佛陀在講法華經之前四十二年中所說的方便法之一。佛陀教 
                      示念佛的真義,並非讓我們只在口中念佛,而是要大家念得「佛心為我心 
                      」,心心念佛,則時時歡喜、如意、自在,沒有惶恐。 
                       
                      ˙學佛要能隨日月日日向前,不要讓生命隨日月流失。 
                       
                      ˙學佛人切將佛心再換回凡夫心,要讓佛心牢牢的鎖住自己輕浮的念頭, 
                      壓制住自己不斷變異的心念。要時時反觀自性,將眼光收回來,看住自己 
                      的心,天天自我反省。 
                       
                      ˙世間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分析開來,並沒有一個實在的自我。了解 
                      之後,就不要執著,執著令自己痛苦,充滿煩惱。 
                       
                      最後,上人說:「諸位,要將心放下,將學來的法用出去,藉以印證慈濟 
                      工作是否落實在佛法中。如果能將師父說的法,用在平常生活上,則是生 
                      在佛的正法中了。人身難得你們今已得;佛法難聞,你們有幸能聽聞佛法 
                      ,且行走在菩薩道上,要好好珍惜這一份福啊!」 
                       
                       
                      ◆萬法一門歸法華 
                         
                       
                      從這次佛一的課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上人對我們委員師姊及慈誠師兄的 
                      期許;從上午諸弟子「調身」開始,規範一切行儀;繼而為我們「調心」 
                      ,教導我們如何調伏這顆不安定的心,令得平靜、安樂無煩惱,且能在菩 
                      薩道上堅定前行;最後要我們在慈濟四大志業中,去用心體會所行所思是 
                      否合乎佛法?是否行在佛法中?這是另一場法華盛會啊! 
                       
                      那一天,上人曾對我們解說禮拜法華經的意義,讓大家明白佛陀說法四十 
                      九年中,在最後因緣成熟時,乃暢演本懷,宣說法華,意在導引修持小乘 
                      行者,迴入大乘菩薩道。而慈濟各項志業的肇創與推動,都是本依法華精 
                      神,為宣揚法華精神而設。學佛號稱八萬四千法門;法門者,入門方法也 
                      。由凡夫地至佛境界,菩薩道是唯一的一條路,學佛人不管由那一個門進 
                      來,終歸要走入人群,「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要在悲憫關懷中修習菩 
                      薩行,成就菩薩道業,乃至成佛。 
                       
                      「佛陀住世我沈淪,我得人身佛滅度」,兩千多年前佛陀示現人間時,我 
                      在那裡?此生,有幸遇到明師,上人非以「佛」為名為號,而以「能仁寂 
                      靜」示我、教我;慈濟,是浩瀚時空中又一次不可思議的大事因緣,對我 
                      來說是一次不容許錯過的機會,更願所有人都能知道、珍惜,把握這個難 
                      得的因緣。 
                       
                      一日精進會結束了,回到台北,遇到一位曾經一起學佛的朋友,他問我行 
                      走在慈濟的感想,我告訴他: 
                       
                      「感恩,無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