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樂證言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點燈的人(11)
◎滿慈

☉李紅招委員

在萬華布市打聽「戴眼鏡的歐巴桑」
很少有人回答不出來
從事洋裁工作六十年不輟
李紅招師姊說,現在賺的是「功德法財」



台北龍山寺對街,有條出了名的「萬華布市」窄巷內陳列了琳瑯滿目的布
匹與流行服飾,令人目不暇給。隨著龍山寺鼎盛的香火,往來於此的人絡
繹不絕。從巷口開紿打聽「戴眼鏡的歐巴桑」起,很少有人回答不出來的
;因為這裡大部份的中年人,都是伊看著長大的。伊就是今年已經七十多
歲的李紅招師姊。在布市,大家習慣稱呼伊──「招姐」

「招姐」名號的由來,除了尊敬伊年長外,大部分原因,是伊在此做生意
已經三十多年,平常待人和氣、熱心助人;而且伊豐富的生活經驗,更成
為此地許多年輕人一部活的百科辭典。

三十幾年前,伊從彰化來到北部定居,在此開設洋裁店,為人縫製新衣。
到明年,伊做衣服就整整滿六十年了。早期,這份工作,供給伊撫養了五
個兒子,如今兒孫滿堂,各有所成,伊似乎不必再如此勞累工作。然而伊
喜歡布施,多賺一些錢,手頭有餘裕,就可以多做一些善事。

近巷底轉彎的裁縫店,雖然三坪不到,卻是一應俱全。裡面除兩台縫紉機
與一台車布邊機外,還有一長條附櫥櫃的裁布平台,斑駁的櫃門,明顯地
看出歲月的痕跡。

藉地緣之便,伊也是龍山寺的信眾,平常先在家裡作完早課,就到寺裡與
蓮友們上殿誦經,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卻也安詳自在。民國六十一年,
伊在樹林海明寺受菩薩戒,從此開始茹素。

在龍山寺出入多年,看到人們燒金紙拜拜,也視作平常。直到有一回,聽
到上人開示,說莊周詐死試探他妻子的故事,才知道燒金紙並非正信佛教
徒的作為,就決定不再燒了。那時伊已經六十幾歲,卻是說改就改,毫不
猶豫。

民國七十二年左右,伊在三軍官兵活動中心為籌募建院基金的義賣會上,
看到許多人捐出最珍愛的物品義賣而感動,想起以前到印度朝聖時買到一
枚價值七千元的寶石,鑲成戒指後當不止這個數目了。伊告訴李佳樺師姊
,願捐出戒指協助上人建院,以此因緣,首次親謁上人慈顏。

這樣一個紀念品,何以能捨﹖伊說:「我有五個媳婦,每一個都很乖,戒
指只有一個,送誰都不對,獻給上人,更能發揮它的價值與功能。」

很快地,伊成為佳樺師姊的幕後,不久即出任委員。

伊身形瘦小,講話卻像連珠炮般簡明有力,不注意時,可能就要漏聽一兩
句。削短的頭髮,看起來乾淨而俐落,豐腴的耳垂予人福泰的感覺,伊卻
解釋成憨直的意思。

「逆境是前世因、現在果;前生種下不好的因,才有今日的果,只有歡喜
受,業才會快消。」深信因果論的伊,對於任何事情,均能泰然處之。因
此,長時都是快樂而自在的。

除了幫人做新衣外,伊也替佛祖神明做新衣。依照俗例,若有人向神明求
願,都會舉辦謝神儀式還願,部份信徒知道伊擅長縫紉,就來請求。伊裁
剪布料,央人刺繡代工後,再車製成一件件神明穿的斗篷披肩;而這些都
是免費服務的。伊又喜歡結緣,曾親製百件羅漢衫贈予出家師父結緣。也
許伊沒有大筆金錢可捐,但是有求必應,善緣廣結,因此大家都喜歡她。

近幾年,伊身體大不如前,善款多請長子代收。因為學佛的關係,家裡長
幼有序、互相敬愛,是個人人欣羨的家庭。

去年冬令,伊回花蓮圍爐吃團圓飯,聽到上人的新春三願,趕快請朋友幫
忙記在隨身攜帶的小冊上;「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明睿;不求事事如
意,只求毅力勇氣;不求減輕負擔(不逃避責任),只求增加力量。」伊
曾經回到花蓮當志工,就在慈院幫忙車製病患衣服。回到台北,許多鄰居
就說伊自己家裡工作一大堆,怎麼還有空到花蓮﹖

伊說:「在家裡是賺世間錢,在花蓮賺功德法財,同樣是車衣服,只要撥
得出時間,我當然選擇後者。」

慈濟志業已經走向國際化,許多觀念也在不斷的更新、突破,伊也不認輸
,伊說:「現在要更加努力作,看看是否可以拉緊上人衣衿的一角;我要
生生世世跟著上人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