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法雨普潤溫哥華 
                      慈信師姊勤播慧種 | 
                   
                  
                     | 
                   
                  
                    | ◎楊月素 | 
                   
                  
                     | 
                   
                  
                    三月,正是春暖花開的好時節,僑居海外的慈信師姊從加拿大捎回一片信 
                      息。 
                       
                      「我們剛到加拿大時,因為人生地不熟,心裡非常惶恐﹗但是,當我們實 
                      際推展慈濟精神時,才發現當地很多華人都已經知道慈濟了,這要感謝上 
                      人及資深委員廿七年來的耕耘,讓我們的初期工作進行得如此順利。」慈 
                      信師姊乘回國探親之便,專程到台北分會向上人報告目前在溫哥華地區推 
                      展慈濟的現況。 
                       
                       
                       
                      ◆會員超過一百人 
                       
                       
                      民國八十年間,濟傳、慈信夫婦移居加拿大後,除本身修持外,每每想把 
                      慈濟種子散播到異邦。年底他們陸續把慈濟的訊息介紹給當地的朋友,再 
                      透過朋友引薦,擴展到當地的華人家庭。去年十月底到今年三月初,四個 
                      多月間經過四次的茶會聯誼,及個別的家庭拜訪,目前已有一百多人(六 
                      十多個家庭)加入慈濟的行列,成為正式會員。 
                       
                      在加拿大溫哥華地區,有不少台灣來的移民,許多人都有佛教信仰,或者 
                      學佛經年,他們對於「慈濟」也時有所聞,因此很容易接受。慈信師姊特 
                      在家中設立了小小的圖書室及流通處,裡面擺的盡是慈濟的刊物、叢書及 
                      佛教典籍,以便提供有意進一步了解慈濟的人士更便捷的管道。許多人讀 
                      到「靜思語」、「慈濟月刊」、「慈濟道侶」後,深覺獲益匪淺,而把他 
                      們當成至寶。 
                       
                      慈濟的種子這麼順利地傳播開來,有什麼絕竅呢﹖「其實也什麼秘訣,我 
                      們這些媽媽不過是婆婆媽媽地多看、多聽、多講,找機會多了解他們、關 
                      心他們,自能夠廣結善緣。」慈信師姊欣喜地說著。他們秉持上人的信念 
                      ,在溫哥華推展慈濟,以散播「慈濟精神」為主,至於募款倒在其次了。 
                      事實上,他們也發現,當地的華僑、移民,即使原本經濟狀況非常好,到 
                      了海外都節儉的過生活,儘量省吃節用,這也是他們到那裡才學習到的。 
                       
                       
                       
                      ◆誠懇的心靈交流 
                       
                       
                      此外,當地的移民家庭中,大約十對夫妻中就有七到八對夫妻,他們的丈 
                      夫因事業的關係經常台灣、加拿大兩地跑,太太們必須負起整個家庭的責 
                      任,包括照顧小孩、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語言溝通,都必須獨自面對。 
                      他們在一連串的適應過程中,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與挫折,心中非常苦悶 
                      ;但在一個陌生的國度裡,往往為了保護自己,很難打開心懷與人輕鬆交 
                      往。許多剛接觸慈濟的會員,多半不願意談自己從那裡來的、在台灣從事 
                      什麼工作,因為她們害怕受傷害。 
                       
                      但是當她們參加過一、兩次茶會以後,聽過那麼多慈濟的故事──委員們 
                      在台灣訪查貧戶、在醫院當志工等種種過程後,慢慢地把自己的心門打開 
                      了,漸漸地願意談自己內心深處最想說的話。 
                       
                      慈信師姊覺得,推展過程中最令人欣慰的是,看到了新會員把緊閉的心扇 
                      打開來接納他們。有位太太就因為精神躁鬱症而住院,經過他們幾次的探 
                      視、關照,很快地就出院了;原來許多海外移民的心靈是如此苦悶,令人 
                      勝慨﹗其實許多夫妻間的口角、摩擦,經他們幾句婉言開導或多給予關懷 
                      ,困擾也就輕易的化解了。 
                       
                       
                       
                      ◆五個地區每月定期聚會 
                       
                       
                      「我唸了幾十年的經,還不如你們慈濟做幾年的義工來得實際、切實。」 
                      許多老菩薩被慈濟委員的實踐精神所感召,紛紛鼓勵他們在當地推展義工 
                      的服務工作,並且表示願意提供人力支援。另外,有一位師兄參加過兩次 
                      茶會後,就發心提供可容納五百人的廠房,當作聚會所。因緣如此殊勝, 
                      給他們無限的精神鼓舞。 
                       
                      目前他們把溫哥華地區分成五個小區進行推展工作,將來預定每個小區定 
                      期每月開一次茶會,希望當地有意參與的人,都能加入他們的幕後,讓慈 
                      濟的推展工作更紮實、迅速而有效地進行。如此不只是當地華人、移民, 
                      甚至英美人士,都能聽聞佛法、認識慈濟,因為慈濟絕對不只對台灣人的 
                      ,它應該是屬於所有中國人、屬於全世界的。 
                       
                      去年十二月份,慈濟榮譽董事濟亨、慈愉夫婦,因拓展海外業務經常在加 
                      拿大作短暫的停留,便加入他們的行列,協助他們推動各項工作。從此慈 
                      愉、慈信兩人,時常結伴拜訪華人家庭、新會員或輔導個案,以師志為己 
                      志,把慈濟的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慈信師姊說,歡喜做,自然法喜充滿 
                      。 
                       
                       
                       
                      ◆積極展開義工服務 
                       
                       
                      談到未來的工作展望,慈信師姊表示,近期的工作計劃包括: 
                       
                      (一)推展義工工作,拓展家庭主婦參與社會服務的機會。 
                       
                      (二)輔導從台灣去的新移民。 
                       
                      現在他們正積極地連繫當地的福利機構,看是否能投入義工的行列。 
                       
                      前陣子曾參觀過當地的「食物銀行」(Food Bank),發現這個機構裡二  
                      百多名員工中,裡面只有九人是支薪,其他都是志願發心服務的,原來國 
                      外當義工的風氣這麼興盛﹗而且這些福利機構幾乎都是由基督教或天主教 
                      等教團承辦。「其他的宗教團體能,為什麼我們佛教不能呢﹖」慈信師姊 
                      認為,佛教要做的不但是要讓人進入善門,進了善門後,最重要的還要引 
                      他入佛門。況且,義工服務是回饋社會最佳的管道,也是展現佛教內函、 
                      發揮慈悲精神最好的機會,機會來了,因緣成熟,自然要善加把握。 
                       
                      目前他們除了語言溝通或深入了解當地文化背景等種種問題需要克服外, 
                      最感困擾的,是如何尋找一批有心要做,又能全力付出的工作夥伴;未來 
                      的路,真是任重道遠啊﹗ 
                       
                      回國幾天短暫的停留,慈信師姊就要返回僑居地了,看來每個散居海外的 
                      慈濟委員,他們肩頭的擔子是沈重的,但,上人不是說過:「有人不怕事 
                      不成」,相信在他們穩健地踏出每一步履時,更能深切體會這句話。
                     | 
                   
                 
               
             |